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è

ㄝˋ

部首 虫

部外 6

總筆畫 12

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29C

左右結構

251214431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jubh

litu

iuzi

拼音 è

注音 ㄝˋ

部首 虫 部外 6總筆劃 12

擴展B 2729C筆順 251214431522

𧊜 基本解釋

● 𧊜

è ㄜˋ


  1. 鱷魚。後作「鰐」。《説文•虫部》:「𧊜,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集韻•鐸韻》:「𧊜,或作鰐。」
【漢典】
【申集中】【虫】 𧊜·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𧊜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𧊜·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五各切【集韻】逆各切,𠀤音咢。【說文】似蜥蜴,長一丈,水潛,吞人卽浮出。

又【集韻】匹各切,音粕。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鰐、鱷,𠀤非。

【漢典】
【卷十三】【虫】

𧊜 《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卽浮,出日南。从虫屰聲。吾各切

《說文解字注》

(𧊜)佀蜥易,長一丈。當同鼉下云長丈許。水潛,吞人卽浮,出日南也。劉注吳都賦曰:異物志云,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鰐擊之皆中𣃔。生子則出在沙上乳𡖉,𡖉如鴨子,亦有黃白,可食,其頭琢去齒,旬日閒更生。廣州有之。按據劉注,則不必日南郡乃有其物也。从虫屰聲。吾各切。五部。俗作𧍞、鰐、鱷。

【漢典】

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𧊜」說文‧虫部 「𧊜」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厄(e4)
    2. 堨(e4)
    3. 䞩(e4)
    4. 歺(e4)
    5. 㷈(e4)
    6. 㮙(e4)
    7. 娾(e4)
    8. 恶(e4)
    9. 阨(e4)
    10. 垩(e4)
    11. 讍(e4)
    12. 䛖(e4)
同部首
    1. 蟛
    2. 蠜
    3. 䗪
    4. 蟬
    5. 蚺
    6. 䗤
    7. 蟽
    8. 蠽
    9. 蚊
    10. 蚬
    11. 蛐
    12. 蜻
同筆畫
    1. 跜
    2. 鈘
    3. 湡
    4. 揎
    5. 啽
    6. 搜
    7. 䨍
    8. 琻
    9. 鈠
    10. 嗟
    11. 堘
    12. 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