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bì

ㄅㄧˋ

部首 疒

部外 11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4E5D

左上包圍結構

41341251112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ujaf

kwtj

tkeb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疒 部外 10總筆劃 15

擴展B 24E5D筆順 413412511122112

𤹝 基本解釋

● 𤹝

bì ㄅㄧˋ


  1. 腳抽筋。
【漢典】
【午集中】【疒】 𤹝·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𤹝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𤹝·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𠀤毗至切,音避。【說文】足气不至也。【玉篇】足氣不至,轉筋也。【正字通】俗謂腳冷濕病。

又【集韻】【韻會】𠀤必至切,音比。

又【集韻】必結切,音彆。義𠀤同。

【漢典】
【卷七】【疒】

𤹝 《說文解字》

【卷七】【疒】
《說文解字》

足气不至也。从疒畢聲。𣬈至切

《說文解字注》

(𤹝)足氣不至也。玉篇云。足氣不至、轉筋也。从𤕫。畢聲。毗至切。十二部。

【漢典】

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𤹝」說文‧疒部 「𤹝」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畐(bi4)
    2. 䀣(bi4)
    3. 坒(bi4)
    4. 敝(bi4)
    5. 皕(bi4)
    6. 㓖(bi4)
    7. 䟤(bi4)
    8. 旇(bi4)
    9. 䫾(bi4)
    10. 㯇(bi4)
    11. 禆(bi4)
    12. 堛(bi4)
同部首
    1. 癝
    2. 痕
    3. 疖
    4. 疡
    5. 㾗
    6. 癙
    7. 癩
    8. 㾐
    9. 㿃
    10. 痼
    11. 瘟
    12. 疹
同筆畫
    1. 魵
    2. 暴
    3. 颛
    4. 䔯
    5. 㙬
    6. 䁡
    7. 潲
    8. 戮
    9. 憯
    10. 踜
    11. 賡
    12. 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