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ǐ

ㄅㄧˇ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4D7

左右結構

1234353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sqrj

dpha

frok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擴展B 234D7筆順 123435332511

𣓗 基本解釋

● 𣓗

bǐ ㄅㄧˇ


  1. 樹木高聳。
【漢典】
【辰集中】【木】 𣓗·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𣓗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𣓗·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呼骨切,音忽。【說文】作𣒪,高貌。

【漢典】
【卷六】【木】

𣓗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高皃。从木曶聲。呼骨切

《說文解字注》

(𣓗)高皃。各本無字。今按玉篇㭂下云忽高者、正用之解也。倏忽字今作忽。許作。高者、忽然而高。如桑榖一暮大拱、西京賦神山崔巍倏從背見之類。從木。聲。形聲包會意。呼骨切。十五部。

【漢典】

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𣓗」說文‧木部 「𣓗」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䰧(hu1)
    2. 烀(hu1)
    3. 軤(hu1)
    4. 㦌(hu1)
    5. 泘(hu1)
    6. 滹(hu1)
    7. 虖(hu1)
    8. 虍(hu1)
    9. 戯(hu1)
    10. 唿(hu1)
    11. 苸(hu1)
    12. 乯(hu1)
同部首
    1. 棿
    2. 㯔
    3. 橰
    4. 橢
    5. 橡
    6. 柿
    7. 槼
    8. 棚
    9. 槙
    10. 櫯
    11. 橈
    12. 㯰
同筆畫
    1. 溁
    2. 㣮
    3. 蒍
    4. 堫
    5. 閖
    6. 喇
    7. 尊
    8. 詔
    9. 睅
    10. 甥
    11. 琶
    12. 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