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攴

部外 16

總筆畫 20

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3026

左右結構

4125125112121112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yjgc

yjye

sjix

部首 攴 部外 16總筆劃 20

擴展B 23026筆順 41251251121211122154

𣀦 基本解釋

● 𣀦


  1. 同「敦」。
【漢典】
【卯集下】【攴】 𣀦·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𣀦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𣀦·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說文】敦本字。

【漢典】
【卷三】【攴】

↳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𣀦」字頭,请參考「敦」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𦎫聲。都昆切。又,丁回切

《說文解字注》

(敦)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皆責問之意。邶風:王事敦我。毛曰:敦厚也。按心部惇,厚也。然則凡云敦厚者,皆假敦爲惇。此字本意訓責問,故從攵。誰何見言部。从攴𦎧聲。都昆切。十三部。

【漢典】

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𦎫」前4.34.7合7947 「𦎫」不𡢁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9 「敦」說文‧攴部 「敦」睡虎地簡8.9 「𣀦」
「𦎫」粹1043合12814 「𦎫」齊侯作孟姜敦春秋晚期集成4645 「敦」天文雜占1.6
「敦」陳純釜戰國集成10371 「敦」裴岑碑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㪇
    2. 㪞
    3. 㪜
    4. 㪐
    5. 㪂
    6. 㪬
    7. 㪙
    8. 㪢
    9. 㪈
    10. 㪫
    11. 㪌
    12. 㪥
同筆畫
    1. 韾
    2. 譴
    3. 髏
    4. 巏
    5. 礫
    6. 霯
    7. 曦
    8. 䌦
    9. 䵔
    10. 䶗
    11. 鰛
    12. 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