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ēng

fèng

ㄈㄥ

ㄈㄥˋ

部首 彳

部外 7

總筆畫 10

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4F1

左右結構

332354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ttdh

hohej

oirc

拼音 fēng fèng

注音 ㄈㄥ ㄈㄥˋ

部首 彳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24F1筆順 3323541112

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𢓱

fēng ㄈㄥ

  1. 使。《説文•彳部》:“𢓱,使也。”

其它字義


● 𢓱

fèng ㄈㄥˋ

  1. 燒炙龜甲產生的裂紋。《字彙補•彳部》:“𢓱,灼龜兆也。”
© 漢典
【寅集下】【彳】 𢓱·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𢓱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𢓱·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𠀤敷容切,音峰。【說文】使也。【集韻】或作𢕝。

© 漢典
【卷二】【彳】

𢓱 《說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使也。从彳夆聲。讀若螽。敷容切

『說文解字注』

(𢓱)使也。疑當作𢖊𢓱也三字。从彳夆聲。𢾭容切。九部。讀若𧒒。各本作螽,誤。𧒒者,蠭之省。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鎽(feng1)
    2. 豐(feng1)
    3. 风(feng1)
    4. 盽(feng1)
    5. 凬(feng1)
    6. 堼(feng1)
    7. 埄(feng1)
    8. 飌(feng1)
    9. 霻(feng1)
    10. 凨(feng1)
    11. 夆(feng1)
    12. 沣(feng1)
    13. 縫(feng4)
    14. 缝(feng4)
    15. 㡝(feng4)
    16. 凤(feng4)
    17. 鳯(feng4)
    18. 桻(feng4)
    19. 焨(feng4)
    20. 煈(feng4)
    21. 奉(feng4)
    22. 湗(feng4)
    23. 赗(feng4)
    24. 䵄(feng4)
同部首
    1. 徼
    2. 㣷
    3. 径
    4. 徟
    5. 徎
    6. 㣙
    7. 㣤
    8. 㣲
    9. 徐
    10. 後
    11. 徭
    12. 㣢
同筆畫
    1. 㕌
    2. 㹸
    3. 陭
    4. 㻈
    5. 䉻
    6. 㙂
    7. 紙
    8. 㙃
    9. 䏦
    10. 䓒
    11. 㛚
    12. 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