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ōu

ㄔㄡ

部首 十

部外 23

總筆畫 25

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9D0

上下結構

411125132411121324111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wyyf

ogj

nine

拼音 chōu

注音 ㄔㄡ

部首 十 部外 23總筆劃 25

擴展B 209D0筆順 4111251324111213241112112

𠧐 基本解釋

● 𠧐

chōu ㄔㄡ


  1. 見於台灣人名。
  2. 段改「犨」。篆為~。
【漢典】
【巳集下】【牛】 犨·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𠧐」字頭,请參考「犨」字。)
【巳集下】【牛】 犨·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唐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𠀤音趎【說文】牛息聲。

又牛名。

又姓。【風俗通】晉大夫郤犨之後。

又【玉篇】出也。【呂氏春秋】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南陽守齮戰犨東。【前漢·地理志】南陽郡犨。【註】犨,昌牛反。 【廣韻】本作犫。

 

【漢典】

𠧐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亁
    2. 㔺
    3. 卑
    4. 卂
    5. 協
    6. 卑
    7. 卅
    8. 十
    9. 戴
    10. 卖
    11. 㔻
    12. 克
同筆畫
    1. 齇
    2. 䌳
    3. 顲
    4. 豒
    5. 爦
    6. 纛
    7. 靉
    8. 鸐
    9. 䦆
    10. 犪
    11. 鱱
    12. 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