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ián

ㄋㄧㄢˊ

部首 魚

部外 8

總筆畫 19

簡體 鲇 鲶

鮎 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BF0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3445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wn

nfoip

roxw

28332

拼音 nián

注音 ㄋㄧㄢˊ

部首 魚 部外 8總筆劃 19

基本區 9BF0筆順 3525121444434454544

鯰 基本解釋

● 鯰

nián ㄋㄧㄢˊ


  1. 同「鮎」。

英語 sheat

法語 Siluriformes

【漢典】

鯰 國語辭典

鯰ㄋㄧㄢˊnián
名
  1.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鬚,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分布於世界各地。生長於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漢典】
【亥集中】【魚】 鮎·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鯰」字頭,请參考「鮎」字。)
【亥集中】【魚】 鮎·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𠀤奴兼切,音拈。【說文】鯷也。【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𠀤尼占切,音黏。義同。

【漢典】
【卷十一】【魚】

↳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鯰」字頭,请參考「鮎」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𩷑也。从魚占聲。奴兼切

《說文解字注》

(鮎)𩷑也。釋魚及魚麗傳曰:鰋,鮎也。孫炎云:鰋一名鮎。郭别鰋鮎爲二,非也。从魚占聲。奴兼切。七部。

【漢典】

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æn˧˥ 日语读音 NAMAZU

客家话 [海陆腔]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2 [台湾四县腔] ngiam2 [宝安腔] ngiam5粤语 nim4潮州话 娜奄5 [潮州、饶平]罗奄5 ,niam5 [潮州、饶平]liam5 [澄海]niang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鯰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鮎
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䄹(nian2)
    2. 黏(nian2)
    3. 䴴(nian2)
    4. 鮎(nian2)
    5. 鲇(nian2)
    6. 䄭(nian2)
    7. 䩞(nian2)
    8. 年(nian2)
    9. 秊(nian2)
    10. 姩(nian2)
    11. 鲶(nian2)
    12. 溓(nian2)
同部首
    1. 魲
    2. 䲚
    3. 䲤
    4. 鮥
    5. 鮒
    6. 鱍
    7. 䰽
    8. 鮜
    9. 䱓
    10. 鮈
    11. 鯊
    12. 魸
同筆畫
    1. 癟
    2. 鞵
    3. 䕫
    4. 簹
    5. 爎
    6. 罊
    7. 襤
    8. 穦
    9. 攎
    10. 嚧
    11. 艣
    12. 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