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kūn

ㄎㄨㄣ

部首 髟

部外 3

总笔画 13

䪲 髠 髨 𡧉 𨱤 𩬌 𩭋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AE1

上下结构

12111543331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egq

shmu

chgr

72212

拼音 kūn

注音 ㄎㄨㄣ

部首 髟 部外 3总笔画 13

基本区 9AE1笔顺 1211154333135

标

髡 基本解释

● 髡

kūn ㄎㄨㄣˉ


  1.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首(剃去头发,光头)。~钳(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
  2. 古代指和尚。
  3. 古代称修剪树枝。

英语 to shear tree; ancient punishment

法语 tondu

【漢典】

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髡

髨、髠 kūn

动

(1) (形声 。( kūn )从髟( biāo),与毛发有关,兀( wù)声。本义: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2) 同本义 [ancient punishment of shaving off the hair of a criminal]

髡,剃发也。——《说文》

髡者,使守积。——《周礼·掌戮》

辩通凿颠者髡。——刘向《列女传》

接舆髡兮。——《楚辞·屈原·涉江》

乃髡钳季布。——《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 又如:髡刖(古代刑罚,去发称髡,断足称刖);髡钳(古代刑罚,去发为髡,用铁束颈为钳);髡发(剃去头发);髡首(剃光头发,光头);髡人(被剃去头发的罪人);髡头(光头。同髡首)

(4) 剪去树枝 [lop off tree branches]

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齐民要术》

词性变化


◎ 髡 kūn

名

僧尼 [monk]。如:髡缁(道士,代指道教);髡人(僧侣,僧人);髡首(指僧尼)

【漢典】

髡 國語辭典

髡ㄎㄨㄣkūn
動
  1. 剃髮。多用於刑罰。《說文解字·髟部》:「髡,𩮜髮也。」《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髡鉗為徒隸,因此短髮。」

  2. 剪去樹木的枝葉,使之光禿。《齊民要術·卷五·種槐柳楸梓梧柞》:「十年之後,髡一樹,得一載,歲髡二百樹,五年一周。」

名
  1. 古代剃去男子頭髮的刑罰。始於秦代,隋唐後漸廢。

【漢典】
【亥集上】【髟】 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髡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 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唐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坤。【說文】𩮜髮也。从髟,兀聲。或从元。【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註】王之同族不宮之者,髡頭而已。【前漢·𠛬法志】當黥者,髡鉗爲城旦舂。

又人名。【孟子註】淳于髡,齊之辨士。

又樹禿曰髡。【齊民要術】種柳千樹足柴,歲可髡二百樹。

又【集韻】去骨切,音窟。

又五忽切,音兀。義𠀤同。

【漢典】
【卷九】【髟】

髡 《说文解字》

【卷九】【髟】
《說文解字》

𩮜髮也。从髟兀聲。髨,或从元。苦昆切

《說文解字注》

(髡)𩮜髮也。楚辭涉江。接輿髡首。王注云。髡、剔也。剔者、俗𩮜字。周禮。髡者使守積。注云。此必王之同族不宮者。宮之爲翦其類。髡之而巳。而部曰。罪不至髡。完其而鬢曰耏。从髟。兀聲。苦昆切。十三部。


(髨)或从元。元亦兀聲也。故亦从元聲。古或假完爲髡。如漢㓝法志。完者使守積。王制注同。

【漢典】

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ən˥ 韩语罗马 KON现代韩语 곤

客家话 [海陆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梅县腔] kun1粤语 kwan1

近代音 溪母 真文韻 平聲陰 坤小空;中古音 溪母 魂韻 平聲 坤小韻 苦昆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溪母 文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髡」 說文‧髟部「髡」 睡.法103「髡」
「髡」 說文或體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䪲
髠
髨
𡧉
𨱤
𩬌
𩭋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騉(kun1)
    2. 锟(kun1)
    3. 熴(kun1)
    4. 裩(kun1)
    5. 䖵(kun1)
    6. 焜(kun1)
    7. 婫(kun1)
    8. 晜(kun1)
    9. 鲲(kun1)
    10. 坤(kun1)
    11. 堒(kun1)
    12. 昆(kun1)
同部首
    1. 鬉
    2. 䰏
    3. 䰇
    4. 鬑
    5. 鬋
    6. 髢
    7. 髧
    8. 䰊
    9. 髰
    10. 䰕
    11. 鬈
    12. 鬃
同笔画
    1. 辐
    2. 窤
    3. 蓫
    4. 搠
    5. 䂼
    6. 锬
    7. 瑖
    8. 墎
    9. 溪
    10. 㬋
    11. 㓼
    12. 锜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