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fàn

ㄈㄢˋ

部首 食

部外 4

總筆畫 13

簡體 饭

飰 饭 𩚳 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8EF

左右結構

344511543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vc|wvrc

oihe

oxpx

82747

拼音 fàn

注音 ㄈㄢˋ

部首 食 部外 4總筆劃 12

基本區 98EF筆順 344511543354

通

飯 基本解釋

● 飯

fàn ㄈㄢˋ㊀-㊃《廣韻》扶晚切,上阮奉。元部。㊄《廣韻》符万切,去願奉。


  1. 吃飯。《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2. 以食飼人或餵牲口。《莊子•田子方》:「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飯牛而牛肥。」
  3. 含。古代將米貝珠玉之類放入死者口中。《禮記•檀弓上》:「飯設飾。」
  4. 手大指的最下處。《字彙補•食部》:「飯,又大擘指本也。」
  5. 煮熟的穀類食物,多指米飯。《墨子•備城門》:「為卒乾飯,人二斗,以備陰雨。」

英語 cooked rice; food; meal

德語 gekochter Reis ,Mahlzeit

法語 riz cuit,repas

【漢典】

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飯

飯 fàn

動

(1) (形聲。从食,反聲。本義:吃飯)

(2) 同本義 [eat]

飯,食也。——《說文》

飯飱者三飯也。——《禮記·玉藻》

呼飯飲之。——《漢書·朱買臣傳》

飯疏食,飲水。——《論語·述而》

飯糗(乾糧)茹草。——《孟子·盡心下》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又如:尚能飯否;飯粥(吃粥);飯蔬(吃蔬菜)

(3) 給人餵飯或喂牲口 [feed]

有一漂母見信飢,飯 信。——《史記·淮陰侯列傳》

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楚辭·九章·惜往日》

又如:飯牛(飼牛);飯僧(施捨飯食給僧人)

(4) 含。古代將米貝珠玉之類放入死者口中 [keep in the mouth]

共飯玉。——《周禮·典瑞》。注:「碎玉以雜米也。」

又如:飯玉(飯含。古時把碎玉雜米放入死者口中);飯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飯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詞性變化


◎ 飯

飯 fàn

名

(1) 煮熟的穀類食物,多指米飯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

毋摶飯。——《禮記·曲禮上》

父時爲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漢· 劉向《列女傳》

(2) 又泛指爲了滿足飢餓或食慾,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吃進的一份食物。

如:早飯;中飯;一天三頓飯;飯車(運飯的車);飯餚(豐盛的飯菜);飯頭(寺院裏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無用之人 [person of good-for-nothing]。

如:飯袋(譏諷只會吃飯而不學無術的人);飯袋酒囊(譏人只知吃喝,不學無術)

常用詞組


飯菜飯店飯館飯鍋飯坑酒囊飯來開口飯量飯囊衣架飯鋪飯蔬飲水飯堂飯廳飯桶飯碗飯甑飯莊飯桌
【漢典】

飯 國語辭典

飯ㄈㄢˋfàn
名
  1. 煮熟穀類的食物。如:「白米飯」、「糯米飯」、「稀飯」。

  2.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如:「早飯」、「晚飯」。

動
  1. 吃。《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

  2. 拿食物給別人吃。《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有一母見信飢,飯信。」

  3. 餵飼動物。《莊子·田子方》:「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𡩋戚飯牛車下,而桓公任之以國。」

【漢典】
【戌集下】【食】 飯·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飯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 飯·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廣韻】扶晚切【集韻】【韻會】父遠切,𠀤音笲。【玉篇】餐飯也。【禮·曲禮】飯黍毋以箸。

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

又【儀禮·少牢饋食禮·尸又食註】或言食,或言飯。食,大名,小數曰飯。【疏】食大名者,以其論語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數曰飯者,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據一口謂之一飯,五口謂之五飯等,據小數而言,故云小數曰飯。

又【論語】亞飯、三飯、四飯。【註】以樂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晝食、晡食、暮食,凡四飯,諸侯三飯,大夫再飯。

又指本。【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掔自飯持之。【註】麗,施也。掔手後節中也。飯,大擘指本也。決,以韋爲之籍,有彄,彄內端爲紐,外端有橫帶,設之以紐,擐大擘指本也。

又【唐韻】符萬切【集韻】【韻會】扶萬切【正韻】符諫切,𠀤煩去聲。【說文】食也。【汲冢周書】黃帝始炊穀爲飯。【禮·曲禮】毋摶飯。【疏】取飯作摶,則易得多。是欲爭飽非謙也。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公揖退于箱,賔卒食,會飯三飲。【註】會飯謂黍稷也。

又叶扶霰切,音卞。【蘇轍詩】岸上遊人暮不歸,淸香入袖凉吹靣。投壺擊鞠綠楊隂,共盡淸尊餐白飯。 【廣韻】同𩚳。俗作飰。

 

【漢典】
【卷五】【食】

飯 《說文解字》

【卷五】【食】
《說文解字》

食也。从食反聲。符萬切

《說文解字注》

(飯)食也。自饎篆巳上皆自物言之,自䉵篆巳下皆自人言之。然則云食也者,謂食之也,此飯之本義也。引伸之所食爲飯。今人於本義讀上聲,於引伸之義讀去聲,古無是分別也。禮記音義云:依字書食旁作卞,扶万反,謂所食也。食旁作反,符晚反,謂食之也。二字不同。今則混之,故隨俗而音此字。陸語殊誤。古衹有飯字,後乃分別作𩚳,俗又作飰,此正如汳水俗作汴也。唐以前書多作𩚳字,後來多譌爲餠字。从𠊊反聲。符萬切。十四部。按大徐不達許意,故切符萬,而不云扶晚也。

【漢典】

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Ąn˥˧ 唐代读音 bhiæ̀n bhiæ̌n日语读音 MESHI韩语罗马 PAN现代韩语 반

客家话 [沙头角腔] fan5 [客英字典] fan3 [海陆腔] fan6 [pon6] [宝安腔] fan3 [陆丰腔] fon6 [梅县腔] fan5 [台湾四县腔] fan5 [pon5] [东莞腔] fan5 fan3 [客语拼音字汇] fan4粤语 faan6

近代音 非母 寒山韻 去聲 飯小空;中古音 奉母 阮韻 上聲 飯小韻 扶晚切 三等 合口;奉母 願韻 去聲 飯小韻 符万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寒部 ;並母 寒部 ;王力系统:並母 元部 ;並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飯」 公子土折壺春秋晚期集成9709   「飯」 睡.為26 「飯」 說文‧食部 「飯」 「饭」 「飯」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飰
饭
𩚳
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氾(fan4)
    2. 㝃(fan4)
    3. 盕(fan4)
    4. 㤆(fan4)
    5. 饭(fan4)
    6. 䣲(fan4)
    7. 輽(fan4)
    8. 䉊(fan4)
    9. 嬎(fan4)
    10. 軓(fan4)
    11. 桳(fan4)
    12. 滼(fan4)
同部首
    1. 䬻
    2. 飲
    3. 䭘
    4. 䭥
    5. 饖
    6. 䭈
    7. 飶
    8. 飥
    9. 䬪
    10. 䬣
    11. 餉
    12. 館
同筆畫
    1. 㝹
    2. 㪔
    3. 媬
    4. 遂
    5. 湣
    6. 寓
    7. 椇
    8. 竣
    9. 寐
    10. 傜
    11. 崵
    12. 㝢
小學古詩詞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 《牧童》
初中古詩詞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