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í

ㄧˊ

部首 頁

部外 8

總筆畫 17

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84A

左右結構

32515112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nnm|tnfm

hjmbc

myeg

21486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頁 部外 8總筆劃 17

基本區 984A筆順 32515112132511134

顊 基本解釋

● 顊

yí ㄧˊ


  1. 同「頤」。《改併四聲篇海•頁部》引《搜真玉鏡》:「頤,音夷。」
【漢典】
【戌集下】【頁】 顊·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顊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顊·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字彙補】余其切,音頤。【韓非子·喩老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顊,血流至于地而不知。

【漢典】
【卷十二】【𦣝】

↳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顊」字頭,请參考「𦣝」字:)
【卷十二】【𦣝】
《說文解字》

𩔞也。象形。凡𦣝之屬皆从𦣞。

頤,篆文𦣝。

𩠡,籒文从首。與之切〖注〗𦣞。𩠛。

《說文解字注》

(𦣝)𩔞也。頁部曰:𩔞,頤也。二篆爲轉注。𦣝者,古文頤也。鄭易注曰:頣中。口車輔之名也。震動於下,艮止於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按鄭意謂口下爲車,口上爲輔,合口車輔三者爲頤。左氏云:輔車相依。車部云:輔,人頰車也。序卦傳曰:頤者,養也。古名頤字眞,晉枚頤字仲眞,李頤字景眞。枚頤或作梅賾,誤也。象形。此文當横視之。横視之,則口上口下口中之形俱見矣。與之切。一部。凡𦣝之屬皆从𦣝。

(頤)篆文𦣝。此爲篆文,則知𦣝爲古文也。先古文後篆文者,此亦先𠄟後上之例。不如是則巸篆無所附也。

(𩠡)籒文从𩠐。𦣝本象形,如籒文篆文則从𩠐从頁而後象其形也。

【漢典】

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OTOGA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頤」。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𦣞」 鑄子叔黑𦣞簠春秋早期集成4570「頤」 說文籀文「顊」
「𦣞」 說文‧𦣞部
「頤」 說文篆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彞(yi2)
    2. 咦(yi2)
    3. 䣡(yi2)
    4. 椬(yi2)
    5. 㹑(yi2)
    6. 杝(yi2)
    7. 䔟(yi2)
    8. 㺿(yi2)
    9. 詒(yi2)
    10. 㐌(yi2)
    11. 眙(yi2)
    12. 巸(yi2)
同部首
    1. 䫞
    2. 䫬
    3. 頔
    4. 顔
    5. 頣
    6. 顤
    7. 䫕
    8. 頝
    9. 頨
    10. 題
    11. 顕
    12. 頓
同筆畫
    1. 黊
    2. 襈
    3. 㠙
    4. 嚝
    5. 䩊
    6. 轁
    7. 餯
    8. 歛
    9. 簍
    10. 瞵
    11. 檀
    12. 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