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ù

ㄌㄧㄡˋ

部首 雨

部外 10

總筆畫 18

廇 溜 𩅐 𩅑 𩅸 𩆎 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724

上下結構

1452444435453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qyl

mbhhw

fvyk

10602

拼音 liù

注音 ㄌㄧㄡˋ

部首 雨 部外 10總筆劃 18

基本區 9724筆順 145244443545325121

霤 基本解釋

● 霤

liù ㄌㄧㄡˋ


  1. 同「溜」。

英語 drip; rain-water catcher

【漢典】

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霤 liù

名

(1) 屋檐的流水 [rainwater from the roof;running water from eaves]

霤,屋下流也。——《說文》

晨霤承檐滴。——潘岳《悼亡詩》

霤冷冷以夜下兮。——潘岳《寡婦賦》

(2) 又如:檐霤(屋檐水);晨霤(早晨的屋檐水)

(3) 向下流的水 [water flowing down]

泰山之霤穿石。——《漢書·枚乘傳》

懸霤空中注。——清· 方朝《開先寺觀瀑布》

(4) 屋檐 [eaves]。如:霤水(屋檐水);霤垂(屋檐下);霤軒(殿堂前檐下的平臺)

(5) 承霤 [eaves gutter;watershoot],指屋檐的接水長槽

匿於人家霤槽中。——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6) 又如:霤槽(即承霤)

(7) 通「溜」。檐下滴水處 [eavesdrop]

設洗篚於祚階東南,當東霤。——《儀禮·燕禮》

(8) 借指屋宇,房屋 [house]

南房小壇,觀絕霤只。——《楚辭·大招》

【漢典】

霤 國語辭典

霤ㄌㄧㄡˋliù
名
  1. 屋簷上流下的水。《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春風緣隙來,晨霤承檐滴。」

  2. 向下流的水。《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太山之霤穿石,殫極之綆斷幹。」

  3. 屋簷。《禮記·玉藻》:「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唐·孔穎達·正義:「頤霤者,霤,屋簷,身俯,故頭臨前,垂頤如屋霤。」

  4. 裝在屋簷下接雨水的槽管。《禮記·檀弓上》:「既葬各以其服除,池視重霤。」漢·鄭玄·注:「承霤以木為之,用行水。」

【漢典】
【戌集中】【雨】 霤·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霤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 霤·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溜。【說文】屋水流也。从雨留聲。【禮·玉藻】端行,頤霤如矢。【註】行旣疾,身乃小折,而頭直俯臨前,頤如屋霤之垂也。【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𡔷之。【禮·雜記】檖者降受爵,弁服於門內霤。【左思·吳都賦】玉堂對霤。【註】禮記註曰:堂前有承霤。

又【禮·月令】其祀中霤。【註】中霤,猶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複穴,是以名室爲霤。【疏】土,五行之主,故其神在室之中央。中霤,所祭土神也。杜註:春秋,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又郊特牲云:家主中霤,而國主社。社神亦中霤神也。古者複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後因名室爲中霤。

又【禮·祭法】中霤。【註】中霤,主堂室居處。

又【韻會】與溜通。【前漢·枚乗傳】泰山之霤穿石。

又叶音留。【何晏·瑞頌】交交黃鳥,信我中霤。儵儵嘉苗,吐穎田疇。

【漢典】
【卷十一】【雨】

↳𩅸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霤」字頭,请參考「𩅸」字:)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屋水流也。从雨畱聲。力救切

《說文解字注》

(𩅸)屋水流也。水部曰。濩、𩅸下皃也。釋名曰。中央曰中𩅸。古者𥨍穴後室之𩅸。當今之棟下直室之中。古者𩅸下之處也。从雨。畱聲。力救切。三部。

【漢典】

霤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ou˥˧ 日语读音 AMADARE

客家话 [海陆腔] liu5 [客英字典] liu5 [台湾四县腔] liu5 [梅县腔] liu5 [客语拼音字汇] liu2粤语 lau6

近代音 來母 尤侯韻 去聲 溜小空;中古音 來母 宥韻 去聲 溜小韻 力救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蕭部 ;王力系统:來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霤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霤」 說文‧雨部「霤」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廇
溜
𩅐
𩅑
𩅸
𩆎
𩆞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陆(liu4)
    2. 塯(liu4)
    3. 䄂(liu4)
    4. 磂(liu4)
    5. 鎦(liu4)
    6. 㙀(liu4)
    7. 澑(liu4)
    8. 飂(liu4)
    9. 鹨(liu4)
    10. 鬸(liu4)
    11. 㨨(liu4)
    12. 六(liu4)
同部首
    1. 䨻
    2. 雸
    3. 霋
    4. 靈
    5. 霱
    6. 䨦
    7. 䨒
    8. 霵
    9. 雿
    10. 䨝
    11. 靏
    12. 䨤
同筆畫
    1. 騌
    2. 㬪
    3. 奰
    4. 謦
    5. 䜩
    6. 鞥
    7. 䶊
    8. 䩸
    9. 䰂
    10. 毉
    11. 䜃
    12. 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