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ǎn

ㄒㄧㄢˇ

部首 阜

部外 8

總筆畫 11

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7A

左右結構

523412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wgw

nlomo

yojo

78286

拼音 xiǎn

注音 ㄒㄧㄢˇ

部首 阜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967A筆順 5234125134

険 基本解釋

● 険

xiǎn ㄒㄧㄢˇ


  1. 同「險」(日本漢字)。

英語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漢典】
【戌集中】【阜】 險·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3

↳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険」字頭,请參考「險」字。)
【戌集中】【阜】 險·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虛檢切,音獫。【說文】阻難也。【玉篇】高也,危也。【易·屯卦】動乎險中。【坎卦】習坎,重險也。【又】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又司險,官名。【周禮·夏官】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又【玉篇】邪也,惡也。【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

又【周禮·春官·典同】險聲斂。【註】險謂偏弇也。險則聲斂不越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疢疾險中。【註】險,傷也。

又地名。【史記·朝鮮傳】都王險。【註】險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前漢·地理志】遼東郡險瀆。【註】朝鮮王滿都也,依水險故名。

又【地理志】中山國安險。

又【爾雅·釋魚】蜠大而險。【註】險者,謂汙薄。

又【集韻】所斬切,音摻。艱難也。

又希埯切,薟上聲。峻也。

又巨險切,音芡。與儉同。

又居奄切,音檢。【字林】山形似重甑。◎按此乃隒字之音義。類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韻隒闕此一音,乃隒譌作險耳。

又【集韻】魚銜切,音𡆑。本作巖。【史記·殷本紀】得說於傅險中。【註】險,亦作巖。 【集韻】或作嶮。

【漢典】
【卷十四】【𨸏】

↳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険」字頭,请參考「險」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阻,難也。从𨸏僉聲。虚檢切

《說文解字注》

(險)阻難也。从𨸏僉聲。虛檢切。七部。

【漢典】

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æn˨˩˦ 日语读音 KEWASHII韩语罗马 HEM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險」。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險」 上(2).從(甲).19「險」 說文‧阜部「險」 睡.日甲76背「険」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蘚(xian3)
    2. 㧥(xian3)
    3. 韅(xian3)
    4. 䧮(xian3)
    5. 㧋(xian3)
    6. 銑(xian3)
    7. 䚚(xian3)
    8. 烍(xian3)
    9. 䥪(xian3)
    10. 䢾(xian3)
    11. 猃(xian3)
    12. 藓(xian3)
同部首
    1. 酄
    2. 䣒
    3. 陿
    4. 邼
    5. 䧜
    6. 䧉
    7. 邤
    8. 郳
    9. 䧖
    10. 鄥
    11. 障
    12. 酅
同筆畫
    1. 莡
    2. 哺
    3. 剘
    4. 狻
    5. 彧
    6. 涔
    7. 埐
    8. 袗
    9. 家
    10. 悔
    11. 砶
    12. 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