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ū

ㄓㄨ

部首 金

部外 6

總筆畫 14

簡體 铢

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296

左右結構

341124313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riy|qtfy

chjd

pmko

85190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4

基本區 9296筆順 34112431311234

通

銖 基本解釋

● 銖

zhū ㄓㄨˉ


  1. 見「銖」。

英語 unit of weight, one twenty-fourth of a Chinese ounce (liang)

德語 alte Gewichtseinheit (ca. 1,24 Liang)​

法語 baht

【漢典】

銖 國語辭典

銖ㄓㄨzhū
名
  1.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六銖為一錙,八銖為一錘,二十四銖為一兩。《淮南子·說山》:「有千金之璧,而無錙錘之礛諸。」漢·高誘·注:「六銖曰錙,八銖曰錘。」《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

  2. 姓。如明代有銖鉉。

形
  1. 參見「錙銖 」條。

【漢典】
【戌集上】【金】 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銖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𠀤音殊。【說文】權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又八銖爲鍿,二十四銖爲兩。

又孟康曰:黃鍾一龠容千二百黍,爲十二銖。【禮·儒行】雖分國如鍿銖。

又【博雅】鈍也。【淮南子·本經訓】其兵戈銖而無刃。【註】楚人謂刀頓爲銖。

又姓。【正字通】明弘治舉人銖炫,德興人。

又人名。【前漢·宣帝紀】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註】銖音殊。

【漢典】
【卷十四】【金】

銖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權十分黍之重也。从金朱聲。市朱切

《說文解字注》

(銖)權十絫黍之重也。各本作權十分黍之重也。今正。權、五權也。五權、銖兩斤鈞䄷也。厽部曰。絫、十黍之重也。此云銖、權十絫黍之重也。㒳部曰。兩、二十四銖爲一兩。斤本無其字。以斫木之斤爲之。十六兩也。鈞、三十斤也。禾部曰。䄷、百二十斤也。按許說與漢律曆志合。志曰。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㒳之、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此許所本。言十絫黍者、謂百黍也。必言黍者、蒙十黍之重爲絫而言。又使兩、斤、鈞、䄷、黍數可計也。若禾部稱下云。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則用淮南天文訓。與律曆志别爲一說、粟者、禾實也。以今禾黍驗之。粟輕於黍遠甚。程氏瑶田說。从金。朱聲。市朱切。四部。

【漢典】

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唐代读音 zhio日语读音 NIBUI韩语罗马 SWU现代韩语 수

客家话 [海陆腔] shu2 zhu1 [客英字典] shu2 [台湾四县腔] su2 zu1 [宝安腔] su2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zu1粤语 zyu1

近代音 審母 魚模韻 平聲陽 殊小空;中古音 禪母 虞韻 平聲 殊小韻 市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侯部 ;王力系统:禪母 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銖」 說文‧金部「銖」「铢」 「銖」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蠩(zhu1)
    2. 櫫(zhu1)
    3. 藸(zhu1)
    4. 秼(zhu1)
    5. 诛(zhu1)
    6. 蕏(zhu1)
    7. 鼄(zhu1)
    8. 鯺(zhu1)
    9. 铢(zhu1)
    10. 潴(zhu1)
    11. 洙(zhu1)
    12. 瀦(zhu1)
同部首
    1. 鈠
    2. 鍁
    3. 䥄
    4. 鐴
    5. 銧
    6. 鐠
    7. 鏶
    8. 䤭
    9. 銙
    10. 鐼
    11. 鑵
    12. 釣
同筆畫
    1. 褙
    2. 誎
    3. 𠄈
    4. 䅪
    5. 槁
    6. 瘈
    7. 鼻
    8. 跼
    9. 䝜
    10. 䧤
    11. 㨮
    12. 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