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ān

ㄉㄢ

部首 身

部外 4

總筆畫 11

耽 𨈔 𨈠 𨈦 𨈨 𨊍 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AD

左右結構

32511134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mdq

hhlbu

ncwr

24212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部首 身 部外 4總筆劃 11

基本區 8EAD筆順 32511134535

躭 基本解釋

● 躭

dān ㄉㄢˉ


  1. 同「耽」。

英語 to delay; to loiter; to hinder

法語 retarder

【漢典】

躭 國語辭典

躭
  1. 「耽 」的異體字。

【漢典】
【酉集中】【身】 躭·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躭 《康熙字典》

【酉集中】【身】 躭·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玉篇】俗耽字。

【漢典】
【卷十二】【耳】

↳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躭」字頭,请參考「耽」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耳大垂也。从耳冘聲。《詩》曰:“士之耽兮。”丁含切

《說文解字注》

(耽)耳大𠂹也。淮南墜形訓。夸父耽耳在其北。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耽讀衣褶之褶。或作攝。以兩手攝其肩之耳也。按許書本無聸字。耽卽聸也。今本於耽篆之外沾一聸篆。誤矣。从耳。冘聲。丁含切。八部。詩曰。士之耽兮。衞風氓文。此引詩說叚借也。毛傳曰。耽、樂也。耽本不訓樂、而可叚爲媅字。女部曰。媅者、樂也。

【漢典】

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日语读音 HUKERU

客家话 [沙头角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台湾四县腔] dam1 tam1 [梅县腔] dam1 tam1 [海陆腔] dam1 tam1粤语 daam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耽」。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耽」 說文‧耳部「躭」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耽
𨈔
𨈠
𨈦
𨈨
𨊍
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簞(dan1)
    2. 妉(dan1)
    3. 甔(dan1)
    4. 勯(dan1)
    5. 㴷(dan1)
    6. 酖(dan1)
    7. 郸(dan1)
    8. 耽(dan1)
    9. 擔(dan1)
    10. 单(dan1)
    11. 襌(dan1)
    12. 耼(dan1)
同部首
    1. 軇
    2. 䠺
    3. 䠵
    4. 躱
    5. 䠻
    6. 躹
    7. 䠳
    8. 軅
    9. 䠾
    10. 躾
    11. 躸
    12. 躰
同筆畫
    1. 接
    2. 推
    3. 專
    4. 㪍
    5. 唺
    6. 眯
    7. 㢍
    8. 硉
    9. 珵
    10. 您
    11. 舴
    12. 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