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āng

ㄑㄧㄤ

部首 足

部外 10

總筆畫 17

簡體 跄

蹡 𦭫 𦭠 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4C

左右結構

25121213445113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wk

rmoir

jixj

68167

拼音 qiāng

注音 ㄑㄧㄤ

部首 足 部外 10總筆劃 17

基本區 8E4C筆順 25121213445113251

蹌 基本解釋

英語 walk rapidly

德語 Staffelung, abstufen (S)

法語 marche agile

【漢典】

蹌 國語辭典

蹌ㄑㄧㄤqiāng
動
  1. 走動、行走。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2. 闖。《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主管開房門,那人蹌將入來,閃身已在燈光背後。」

形
  1. 行走有節奏威儀。《詩經·齊風·猗嗟》:「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蹌ㄑㄧㄤˋqiàng
  1. 參見「踉蹌 」條。

【漢典】
【酉集中】【足】 蹌·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蹌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蹌·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漢典】
【卷二】【足】

蹌 《說文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

《說文解字注》

(蹌)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十部。

【漢典】

蹌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ŋ˥ 日语读音 UGOKU YOROMEKU韩语罗马 CHANG现代韩语 창

客家话 [海陆腔] cong1 cong6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cong5 [客英字典] cong1 [梅县腔] cong1 ciong1 [宝安腔] cong1粤语 coeng1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陽韻 平聲 鏘小韻 七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唐部 ;王力系统:清母 陽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蹌」 說文‧足部「蹌」「跄」 「蹌」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蹡
𦭫
𦭠
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獇(qiang1)
    2. 牄(qiang1)
    3. 篬(qiang1)
    4. 抢(qiang1)
    5. 溬(qiang1)
    6. 鏘(qiang1)
    7. 鎗(qiang1)
    8. 呛(qiang1)
    9. 锵(qiang1)
    10. 戧(qiang1)
    11. 鏹(qiang1)
    12. 羫(qiang1)
同部首
    1. 蹎
    2. 躍
    3. 趵
    4. 踝
    5. 踓
    6. 躂
    7. 躉
    8. 踩
    9. 䠞
    10. 蹂
    11. 跽
    12. 踈
同筆畫
    1. 鮯
    2. 㸁
    3. 㸃
    4. 馘
    5. 䑅
    6. 濱
    7. 䈺
    8. 蹇
    9. 癆
    10. 駿
    11. 㸅
    12. 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