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 基本解釋
● 趑
- 〔趑趄〕①行走困難。《易•夬》「臀無膚,其行次且」唐陸德明釋文:「次且,本亦作趑趄。」②猶豫不進,卻行不前。《文選•張載〈劍閣銘〉》:「一人荷㦸,萬夫趑趄。」③小心趋奉貌。唐皇浦湜《諭業》:「彼則趑趄於卿士之門,我則婆娑於聖賢之域。」 ④狂妄。唐沈亞之《京兆府試進士策問三道•第二問》:「極綏懷之仁,網開三面,武引七德,而鼠盜蜂結,趑趄未賓,忠臣義士,有以憤激。」⑤盤踞;騷擾。《隋書•高祖紀上》:「陳頊因循偽業,自擅金陵,屢遣醜徒,趑趄江北。」
● 趑
- 〔趑趥〕①不行。《類篇•走部》:「趑,趑趥,不行。」②行不正。《篇海類編•人事類•走部》:「趑,趑趥,行不正。」
英語 can't move; to falter
德語 schwanken, taumeln (V)
法語 chanceler,incapable de se déplacer
【漢典】
趑 詳細解釋
趑 國語辭典
-
參見「趑趄 」條。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