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ì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8

總筆畫 10

繁體 誼

誼 竩 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0A

左右結構

45445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peg

ivjbm

swlc

33712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8C0A筆順 4544525111

常 標

谊 基本解釋

● 誼

(誼)

yì ㄧˋ


  1. 交情:友~。交~。情~。

英語 friendship; appropriate, suitable

德語 Freundschaft (S)

法語 amitié

【漢典】

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誼

誼 yì

名

(1) (會意兼形聲。從言,從宜,宜亦聲。宜,表示合宜。本義:合宜的道德、行爲或道理)

(2) 同本義 [just]。古「誼」與「義」同

捨生取誼。——班固《幽通賦》

素聞先生高誼。——《公孫龍子·跡府》

武王行大誼。——《漢書·董仲舒傳》

(3) 又如:誼士(義士);誼主(指明禮義的國君)

(4) 意義,意思 [meaning]

會意者,比類合誼。——《說文解字敘》

儒者競複比誼會意。——《風俗通義·序》

(5) 友情,友好關係 [friendship]。如:深情厚誼

【漢典】
【酉集上】【言】 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誼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谊」字頭,请參考「誼」字。)
【酉集上】【言】 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玉篇】同𧧼。

【漢典】
【卷三】【言】

↳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谊」字頭,请參考「誼」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人所宜也。从言从宜,宜亦聲。儀寄切

《說文解字注》

(誼)人所宜也。周禮肆師注。故書儀爲義。鄭司農云。義讀爲儀。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按此則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其威儀字。則周時作義漢時作儀。凡讀經傳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今籒文爲古字。小篆隷書爲今字也。云誼者人所宜。則許謂誼爲仁義字。今俗分别爲恩誼字。乃野說也。中庸云。仁者人也。義者宜也。是古訓也。从言宜宜亦聲也。儀寄切。古音在十六部。

【漢典】

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粤语 ji4 ji6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誼」。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誼」 說文‧言部「誼」 「谊」「谊」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誼
竩
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㲼(yi4)
    2. 㵩(yi4)
    3. 埸(yi4)
    4. 敡(yi4)
    5. 䋵(yi4)
    6. 悥(yi4)
    7. 勚(yi4)
    8. 嶧(yi4)
    9. 霬(yi4)
    10. 跇(yi4)
    11. 玴(yi4)
    12. 抑(yi4)
同部首
    1. 该
    2. 讪
    3. 诼
    4. 讻
    5. 谂
    6. 训
    7. 谈
    8. 䜥
    9. 谡
    10. 谤
    11. 课
    12. 谱
同筆畫
    1. 㹱
    2. 部
    3. 莢
    4. 涥
    5. 铄
    6. 砧
    7. 崀
    8. 𠒔
    9. 蚊
    10. 㶷
    11. 䋂
    12. 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