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áo

ㄧㄠˊ

部首 言

部外 10

總筆畫 17

簡體 谣

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21

左右結構

411125134433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erm|yetb

yrbou

spez

02672

拼音 yáo

注音 ㄧㄠˊ

部首 言 部外 10總筆劃 17

基本區 8B21筆順 41112513443311252

謡 基本解釋

● 謡

yáo ㄧㄠˊ


  1. 見「謠」。

英語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漢典】
【酉集上】【言】 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謡」字頭,请參考「謠」字。)
【酉集上】【言】 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招切,音遙。與䚻同。謠歌也。【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前漢·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南齊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

又毀也。詳諑字註。

又【集韻】或作猶。【禮·檀弓】陶斯咏,咏斯猶。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師古註】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

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漢典】

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u˧˥ 日语读音 UTAI UTAU

近代音 影母 蕭豪韻 平聲陽 遙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宵韻 平聲 遥小韻 餘昭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豪部 ;王力系统:餘母 宵部 ;

上古音
【漢典】

謡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謠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蘨(yao2)
    2. 肴(yao2)
    3. 㑸(yao2)
    4. 䌛(yao2)
    5. 銚(yao2)
    6. 㮁(yao2)
    7. 颻(yao2)
    8. 摿(yao2)
    9. 窯(yao2)
    10. 殽(yao2)
    11. 鳐(yao2)
    12. 鎐(yao2)
同部首
    1. 讀
    2. 䛡
    3. 訪
    4. 誵
    5. 謾
    6. 譪
    7. 謭
    8. 該
    9. 訊
    10. 譁
    11. 䜝
    12. 議
同筆畫
    1. 醟
    2. 䭎
    3. 璴
    4. 䚋
    5. 镨
    6. 㵺
    7. 擡
    8. 謢
    9. 㜮
    10. 䳓
    11. 顈
    12. 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