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é

ㄜˊ

部首 言

部外 7

總筆畫 14

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A90

左右結構

411125131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trt|ytry

yrhqi

smhm

03650

拼音 é

注音 ㄜˊ

部首 言 部外 7總筆劃 14

基本區 8A90筆順 41112513121534

誐 基本解釋

● 誐

é ㄜˊ


  1. 嘉,美:「~以益我,我其收之。」
  2. 同「哦」,吟哦。

英語 to intone, hum

【漢典】
【酉集上】【言】 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誐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唐韻】吾何切【集韻】牛何切,𠀤音莪。【說文】嘉善也。引《詩》:誐以溢我。【正字通】按《周頌》維天之命章,本作假以溢我。朱傳云:何爲假聲之轉,恤爲溢字之譌,說文攺假爲誐,誤。

又【玉篇】吟也。【正字通】與哦通。

又人名。希誐、必誐,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類篇】𠀤語可切,莪上聲。義同。

【漢典】
【卷三】【言】

誐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嘉善也。从言我聲。《詩》曰:“誐以溢我。”五何切

《說文解字注》

(誐)嘉善也。誐嘉曡韵。壴部嘉、美也。从言。我聲。五何切。十七部。詩曰。誐以謐我。周頌文。謐鉉本作溢。此用毛詩改竄也。廣韵引說文作謐。按毛詩假以溢我。傳曰。假嘉、溢愼。與誐謐字異義同。許所偁葢三家詩。誐謐皆本義。假溢皆假借也。然謐溢並見釋詁。可知周時巳有此二本之殊矣。若左氏作何以恤我。何者、誐之聲誤恤與謐同部。堯典惟㓝之謐哉。古文亦作恤。

【漢典】

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ɤ˧˥ 日语读音 YOIKOTOBA KUCHIZUSAM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o2 o1 [客英字典] ngo2 [海陆腔] ngo2 o1 [梅县腔] ngo2粤语 ngo4潮州话 ngo5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歌韻 平聲 莪小韻 五何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歌部 ;王力系统:疑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誐」 說文‧言部「誐」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吪(e2)
    2. 囮(e2)
    3. 頟(e2)
    4. 蛾(e2)
    5. 䳘(e2)
    6. 峉(e2)
    7. 䄉(e2)
    8. 䳗(e2)
    9. 俄(e2)
    10. 䱮(e2)
    11. 鵝(e2)
    12. 䩹(e2)
同部首
    1. 訬
    2. 䛓
    3. 諼
    4. 謖
    5. 䜜
    6. 詾
    7. 䜛
    8. 誅
    9. 訢
    10. 訃
    11. 諿
    12. 誔
同筆畫
    1. 麧
    2. 𠎮
    3. 濄
    4. 䞔
    5. 㜖
    6. 幒
    7. 锽
    8. 䣻
    9. 僩
    10. 䈋
    11. 箨
    12. 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