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èi

ㄌㄟˋ

部首 艸

部外 19

總筆畫 2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31

上下結構

122431234134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odm

tfkc

eusg

44886

拼音 lèi

注音 ㄌㄟˋ

部首 艸 部外 19總筆劃 22

基本區 8631筆順 1224312341344132511134

蘱 基本解釋

● 蘱

lèi ㄌㄟˋ


  1. 古書上說的一種蒲草,可用以編席制繩。
【漢典】
【申集上】【艸】 蘱·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8

蘱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蘱·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8

【唐韻】【韻會】𠀤力遂切,音類。【爾雅·釋草】蘱𦽍蕫。【註】蘱似蒲而細。

又【博雅】蘱,𦬁𦳋也。

又地名。【公羊傳·宣十年】公孫邾父帥師代邾婁取蘱。 【字彙補】或讀作媿。蘱字原从𩔖作。𦳋字原从貝,不从又作。

【漢典】

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粤语 leoi6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隊韻 去聲 纇小韻 盧對切 一等 合口;來母 至韻 去聲 類小韻 力遂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沒部 ;王力系统:來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蘱」漢印徵 「蘱」
「蘱」漢印徵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洡(lei4)
    2. 㻋(lei4)
    3. 涙(lei4)
    4. 擂(lei4)
    5. 㴃(lei4)
    6. 䨓(lei4)
    7. 颣(lei4)
    8. 銇(lei4)
    9. 肋(lei4)
    10. 㲕(lei4)
    11. 䣂(lei4)
    12. 攂(lei4)
同部首
    1. 萭
    2. 蕝
    3. 䔭
    4. 莓
    5. 荕
    6. 萟
    7. 蓄
    8. 萮
    9. 蔝
    10. 葓
    11. 蒜
    12. 䔦
同筆畫
    1. 䡹
    2. 䟏
    3. 蘹
    4. 懿
    5. 䭢
    6. 䲊
    7. 䟎
    8. 爡
    9. 鑖
    10. 躕
    11. 䟍
    12. 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