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hī

ㄕ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492

上下結構

12232515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wnh|atnh

thrb

emal

44727

拼音 shī

注音 ㄕ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8492筆順 1223251511252

蒒 基本解釋

● 蒒

shī ㄕˉ


  1. 一種草本植物,種子像大麥,可食。
  2. 姓。
【漢典】

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蒒

蒒 shī

名

植物名。苔草 [sedge]。莎草科的尤其是苔草屬的植物

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博物志》

【漢典】

蒒 國語辭典

蒒ㄕshī
名
  1. 植物名。莎草科薹屬,多年生草本。生於海邊砂地。地下莖呈暗紫色,鱗片包被,往水平方向伸長。葉自根叢生,狹長、具鋸齒葉緣。果實似麥,可食用。俗稱為「自然穀」。也稱為「禹餘糧」。

【漢典】
【申集上】【艸】 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蒒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疏夷切【正韻】申之切,𠀤音師。【玉篇】蒒草。【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俗名自然穀,或曰禹餘糧。

【漢典】

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日语读音 KOUBAUMUGI

客家话 [海陆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台湾四县腔] sii1粤语 si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蒒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濕(shi1)
    2. 褷(shi1)
    3. 釶(shi1)
    4. 鸤(shi1)
    5. 䌳(shi1)
    6. 屍(shi1)
    7. 襹(shi1)
    8. 箷(shi1)
    9. 狮(shi1)
    10. 獅(shi1)
    11. 鰤(shi1)
    12. 䙾(shi1)
同部首
    1. 芧
    2. 藭
    3. 菅
    4. 蔹
    5. 䕇
    6. 䓫
    7. 蘃
    8. 虅
    9. 䔺
    10. 莨
    11. 茌
    12. 菞
同筆畫
    1. 魞
    2. 睕
    3. 锩
    4. 㾣
    5. 碌
    6. 僈
    7. 鉬
    8. 𠌱
    9. 楋
    10. 嗁
    11. 𠂄
    12. 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