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ī

ㄕ

部首 糸

部外 19

總筆畫 25

絁 𦂛 𦇲 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333

左右結構

554444134252343434341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gwy

vfmbi

zaoc

21913

拼音 shī

注音 ㄕ

部首 糸 部外 19總筆劃 25

擴展A 4333筆順 5544441342523434343411214

䌳 基本解釋

● 䌳

shī ㄕ《廣韻》式支切,平支書。又叱支切,息移切。脂部。


  1. 一種粗疏的絲織品。《説文•糸部》:「䌳,粗緒也。」

英語 a kind of unrefined or unpolished silken textiles; silken goods; silken fabrics

【漢典】
【未集中】【糸】 䌳·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9

䌳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䌳·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9

【廣韻】商支切【集韻】式支切,𠀤音施。【正韻】申之切,音詩。【說文】粗緒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絁,非是。【玉篇】䌳,粗細經緯不同者。亦作䌤。【廣韻】繒似布。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義同。【類篇】或作𦂛。【篇海】亦作𦇲。

【漢典】
【卷十三】【糸】

䌳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粗緒也。从糸璽聲。式支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絁,非是。

《說文解字注》

(䌳)粗緒也。粗者,疏也。粗緒葢亦繒名。廣韵云:繒似布,俗作絁。玉裁按葢今之綿紬。从糸璽聲。式支切。十六部。

【漢典】

䌳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䌳」說文‧糸部 「䌳」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絁
𦂛
𦇲
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釶(shi1)
    2. 邿(shi1)
    3. 詩(shi1)
    4. 鳲(shi1)
    5. 鸤(shi1)
    6. 濕(shi1)
    7. 䙾(shi1)
    8. 釃(shi1)
    9. 厔(shi1)
    10. 蓍(shi1)
    11. 蒒(shi1)
    12. 䗐(shi1)
同部首
    1. 緈
    2. 䌪
    3. 纊
    4. 綨
    5. 纀
    6. 繢
    7. 䋃
    8. 給
    9. 緾
    10. 絎
    11. 緔
    12. 縤
同筆畫
    1. 饟
    2. 讗
    3. 齻
    4. 䦆
    5. 齺
    6. 䰔
    7. 讛
    8. 鑭
    9. 黵
    10. 鸍
    11. 曯
    12. 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