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kuò

huó

ㄎㄨㄛˋ

ㄏㄨㄛˊ

部首 艸

部外 9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43F

上下結構

122441312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itd

tehr

evmi

44164

拼音 kuò huó

注音 ㄎㄨㄛˋ ㄏㄨㄛˊ

部首 艸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843F筆順 122441312251

萿 基本解釋

● 萿

kuò ㄎㄨㄛˋ


  1. 麋舌草,春天生長,葉子形狀似舌。
【漢典】
【申集上】【艸】 萿·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萿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萿·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唐韻】古活切,音括。【爾雅·釋草】萿,麋舌。【郭註】今麋舌草,春生葉,似舌。

又【集韻】戸栝切,音活。獨萿,藥草。 【直音】作萿。字从𣴠作。

【漢典】

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o˥˧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末韻 入聲 括小韻 古活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萿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阔(kuo4)
    2. 㗥(kuo4)
    3. 铦(kuo4)
    4. 㣪(kuo4)
    5. 鞟(kuo4)
    6. 銛(kuo4)
    7. 濶(kuo4)
    8. 䙃(kuo4)
    9. 頢(kuo4)
    10. 䯺(kuo4)
    11. 髺(kuo4)
    12. 秮(kuo4)
同部首
    1. 蕽
    2. 䓎
    3. 蓪
    4. 䒟
    5. 荓
    6. 芘
    7. 蕗
    8. 苝
    9. 䓔
    10. 菖
    11. 䔢
    12. 葓
同筆畫
    1. 鈗
    2. 犋
    3. 啿
    4. 䋫
    5. 𠋾
    6. 給
    7. 㞚
    8. 睌
    9. 堼
    10. 葟
    11. 𠔥
    12. 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