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菹醢
◎ 菹醢 zūhǎi
(1) [meat paste] 肉醬。
饌于房中,醯醬二豆,菹醢四豆。——《儀禮•士昏禮》
(2) [a mincing excruciation] 古時的一種酷刑,把人剁成肉醬。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與前世而皆然兮。——《楚辭·涉江》
-----------------
國語辭典-
古時一種殘酷的刑罰,將人殺死後剁成肉醬。《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乃苦將軍遠道至于窮國,敢請菹醢之罪。」也作「葅醢」。
英語 to execute sb and mince his flesh and bones (archaic form of retribution)
© 漢典
菹醢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菹醢
- 菹醢爲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醬。傳說此刑濫觴於上古時代兩個最著名的暴君桀和紂。漢以後,歷代正刑中再不見“菹醢”之名,但此刑實際並沒有真正被廢除。比如在曹魏、漢法的三族之刑有時也被用來懲罰那些“謀反大逆”者,但事出於臨時,不著律令。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