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ě

ㄍㄜˇ

部首 舟

部外 5

總筆畫 11

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238

左右結構

3354141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esk|tusk

hymnr

pyaj

21420

拼音 gě

注音 ㄍㄜˇ

部首 舟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8238筆順 33541412512

標

舸 基本解釋

● 舸

gě ㄍㄜˇ


  1. 大船:百~爭流。

英語 large boat, barge

德語 Lastkahn (S)

法語 barge

【漢典】

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舸 gě

名

(1) (形聲。從舟,可聲。本義:大船)

(2) 同本義 [barge]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3) 又如:;舸艦(大船,鉅艦);

(4) 小船,也泛指船 [boat]

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三國志》

【漢典】

舸 國語辭典

舸ㄍㄜˇgě
名
  1. 大船。唐·王勃〈滕王閣序〉:「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宋·歐陽修〈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詞:「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漢典】
【未集下】【舟】 舸·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舸 《康熙字典》

【未集下】【舟】 舸·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古我切【韻會】賈我切,𠀤音哿。【說文】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古今注】孫權時名舸爲赤馬,言如馬之走陸也。【左思·蜀都賦】弘舸連舳。【註】大船曰舸。

又【集韻】【韻會】𠀤居何切,音歌。義同。

【漢典】
【卷六】【木】

↳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舸」字頭,请參考「柯」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斧柄也。从木可聲。古俄切

《說文解字注》

(柯)斧柄也。見豳風毛傳。考工記曰。一欘有半謂之柯。注云。伐木之柯。柄長三尺。又廬人注曰。齊人謂柯斧柄爲椑。按柯斧者、大斧也。柯之假借爲枝柯。從木。可聲。古俄切。十七部。

【漢典】

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ɤ˨˩˦ 唐代读音 gɑ̌日语读音 FUNE韩语罗马 KA现代韩语 가

客家话 [海陆腔] ko3 [客英字典] ko3 [台湾四县腔] ko3粤语 go2 ho2潮州话 ko1

近代音 見母 歌戈韻 上聲 舸小空;中古音 見母 哿韻 上聲 哿小韻 古我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舸」 說文‧舟部「舸」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笴(ge3)
    2. 个(ge3)
    3. 合(ge3)
    4. 各(ge3)
    5. 個(ge3)
    6. 哿(ge3)
    7. 鲄(ge3)
    8. 嗰(ge3)
    9. 𠇂(ge3)
    10. 嘅(ge3)
    11. 蓋(ge3)
    12. 葛(ge3)
同部首
    1. 䒆
    2. 䑽
    3. 艐
    4. 舻
    5. 舧
    6. 艛
    7. 舷
    8. 艗
    9. 艧
    10. 艌
    11. 䒉
    12. 䑢
同筆畫
    1. 䓫
    2. 䄼
    3. 㖭
    4. 羝
    5. 渔
    6. 㬷
    7. 婢
    8. 閉
    9. 㴃
    10. 悬
    11. 假
    12. 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