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è

ㄜˋ

部首 肉

部外 9

總筆畫 13

繁體 齶

齶 鄂 卾 㗁 𦠍 𪘰 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6D

左右結構

3511251251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kkn

brrs

qjbz

76227

拼音 è

注音 ㄜˋ

部首 肉 部外 9總筆劃 13

基本區 816D筆順 3511251251115

標

腭 基本解釋

● 齶

è ㄜˋ


  1. 口腔的上膛,前面部分,稱「硬齶」;後面部分是結締組織和肌肉構成的,稱「軟齶」。

英語 palate, roof of mouth

法語 palais (bouche)​,palais (bouche)​

【漢典】

腭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齶

齶 è

名

(形聲。從肉,咢聲。本義:口腔的上膛。前部稱硬齶,後部稱軟齶)同本義 [palate]

餘循龜之南,見其齶中沸水,其上脣覆出,爲人擊缺。——《徐霞客遊記》

常用詞組


齶部齶裂齶音
【漢典】

腭 國語辭典

腭
  1. 「齶 」的異體字。

【漢典】
【未集下】【肉】 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腭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字彙】與齶同。

【漢典】
【卷六】【邑】

↳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腭」字頭,请參考「鄂」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江夏縣。从邑㖾聲。五各切

《說文解字注》

(鄂)江夏縣。二志同。今湖北武昌府武昌縣縣西南二里故鄂城是也。江夏有鄂縣,故南陽之縣曰西鄂。顧氏祖禹曰:史記熊渠當周夷王時興兵伐庸楊粤至於鄂,又封中子紅爲鄂王。孔氏以爲南陽之鄂,誤矣。時楚兵未能逾漢而北也。从邑㖾聲。五各切。五部。

【漢典】

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ɤ˥˧ 日语读音 HAGUKI韩语罗马 AK现代韩语 악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ok8 ngong1 long1 [台湾四县腔] ngok7 [梅县腔] ngok8 [海陆腔] ngok7粤语 ngok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鄂」。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噩」 鄂侯簋西周晚期集成3928「鄂」 包2.164「鄂」 說文‧邑部「齶」 「腭」「腭」
「鄂」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齶
鄂
卾
㗁
𦠍
𪘰
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锷(e4)
    2. 㦍(e4)
    3. 搹(e4)
    4. 洝(e4)
    5. 軛(e4)
    6. 恶(e4)
    7. 娾(e4)
    8. 蝁(e4)
    9. 鹗(e4)
    10. 㖾(e4)
    11. 鶚(e4)
    12. 擜(e4)
同部首
    1. 胇
    2. 朜
    3. 胿
    4. 㬷
    5. 腒
    6. 膉
    7. 肐
    8. 䏘
    9. 䐈
    10. 䐼
    11. 腇
    12. 腆
同筆畫
    1. 䧣
    2. 腰
    3. 廍
    4. 㡘
    5. 䣸
    6. 剸
    7. 䑓
    8. 𠍎
    9. 鈸
    10. 閜
    11. 楜
    12. 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