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ǔn

ㄎㄨㄣˇ

部首 禾

部外 8

總筆畫 13

捆 稇 綑 𡈢 𡈳 𦄐 𦓾 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A1B

左右結構

31234253123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lty

hdwhd

mfjm

26900

拼音 kǔn

注音 ㄎㄨㄣˇ

部首 禾 部外 8總筆劃 13

基本區 7A1B筆順 3123425312341

稛 基本解釋

● 稛

kǔn ㄎㄨㄣˇ


  1. 同「捆」,捆束。
  2. 成熟。
  3. 滿。
  4. 縛衣。
  5. 致。

英語 bind

德語 voll, komplett

法語 plein

【漢典】

稛 國語辭典

稛ㄎㄨㄣˇkǔn
動
  1. 用繩子捆綁。參見「稛載 」條。

【漢典】
【午集下】【禾】 稛·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稛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稛·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𠀤苦本切,音棞。【說文】絭束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隕切,音麇。滿也。【齊語】稛載而歸。 【正韻】从倉囷之囷,與稇字不同。

【漢典】
【卷七】【禾】

稛 《說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絭束也。从禾囷聲。苦本切

《說文解字注》

(稛)絭束也。絭束謂以繩束之。國語:垂櫜而入,稇載而歸。韋注:稇,絭也。古亦叚麇爲之,如左傳羅無勇𢋟之,及潞麇之是也。方言:稇,就也。注:稇稇,成就皃。廣韵作成熟。葢禾熟而刈之,而絭束之。其義相因也。从禾囷聲。苦本切。十三部。按本从囷聲,丘吻反,轉入䰟韵,爲苦本切,非从困聲也。苦本切。十三部。按本从囷聲,丘吻反,轉入䰟韵,爲苦本切,非从困聲也。

【漢典】

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ən˨˩˦ 日语读音 KUKURU

客家话 [梅县腔] kun3 [客语拼音字汇] kun3 [宝安腔] kun3粤语 kwan2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混韻 上聲 閫小韻 苦本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溪母 文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稛」 說文‧禾部「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捆
稇
綑
𡈢
𡈳
𦄐
𦓾
𧛃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悃(kun3)
    2. 阃(kun3)
    3. 硱(kun3)
    4. 祵(kun3)
    5. 䠅(kun3)
    6. 捆(kun3)
    7. 㕎(kun3)
    8. 閫(kun3)
    9. 壸(kun3)
    10. 閸(kun3)
    11. 梱(kun3)
    12. 稇(kun3)
同部首
    1. 稀
    2. 穬
    3. 秡
    4. 稥
    5. 䅞
    6. 䄧
    7. 穳
    8. 秗
    9. 䅠
    10. 稟
    11. 䅩
    12. 秹
同筆畫
    1. 楻
    2. 䐑
    3. 飿
    4. 㜊
    5. 䔌
    6. 猽
    7. 嫇
    8. 摓
    9. 嗵
    10. 碎
    11. 幏
    12. 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