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ǚ

ㄌㄩˇ

部首 示

部外 6

總筆畫 11

旅 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63

左右結構

45243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te

ifohv

wsmr

38232

拼音 lǚ

注音 ㄌㄩˇ

部首 示 部外 6總筆劃 10

基本區 7963筆順 4524313534

祣 基本解釋

● 祣

lǚ ㄌㄩˇ


  1. 同「旅」,古代祭祀山川或上帝。
【漢典】
【午集下】【示】 祣·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祣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 祣·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𠀤音呂。祭山川名。通作旅。【周禮·春官·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註】旅,𨻰也。𨻰其祭祀以祈焉,禮不如祀之備也。

又【論語】季氏旅於泰山。

又【韻會】或作𥜠。亦作臚。【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

【漢典】
【卷七】【㫃】

↳旅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祣」字頭,请參考「旅」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軍之五百人爲旅。从㫃从从。从,俱也。𣥏,古文旅。古文以爲魯衞之魯。力舉切

《說文解字注》

(旅)軍之五百人。大司徒: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以起軍旅。注云:此皆先王所因農事而定軍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義足相救,服容相别,音馨相識。引伸爲凡衆之偁。小雅:旅力方剛。傳云:旅,衆也。又引伸之義爲陳。小雅:殽核維旅。傳云:旅,陳也。又凡言羈旅,義取乎廬。廬,寄也,故大雅廬旅猶處處、言言、語語也。又古叚爲盧弓之盧,俗乃製玈字。从㫃从从。从㫃者,旌旗所以屬人耳目。从,俱也。說从从之意。力舉切。五部。

(𣥏)古文旅。左傳: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爲魯夫人。正義曰:隷書起於秦末,手文必非隷書。石經古文虞作𠈌,魯作𣥐。手文容或似之。者字以爲聲。古文㠯爲魯衛之魯。此言古文叚借也。周本紀:周公受禾東土,魯天子之命。卽書序旅天子之命。旅者,陳也。

【漢典】

祣 音韻方言

客家话 [海陆腔] li3 [梅县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客英字典] li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祣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旅」。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旅」 鐵90.1合5823「旅」 㚔旅父辛卣西周早期集成5090「旅」 包2.4「旅」 說文古文「旅」 睡.法200「祣」
「旅」 前6.18.1合5476「旅」 宜侯夨簋西周早期集成4320「旅」 包2.47「旅」 說文‧㫃部
「旅」 前1.22.6合23054「旅」 堇伯鼎西周早期集成2155「旅」 包2.116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旅
𥜠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膐(lv3)
    2. 絽(lv3)
    3. 梠(lv3)
    4. 偻(lv3)
    5. 旅(lv3)
    6. 铝(lv3)
    7. 焒(lv3)
    8. 屡(lv3)
    9. 挔(lv3)
    10. 履(lv3)
    11. 褛(lv3)
    12. 縷(lv3)
同部首
    1. 禥
    2. 祁
    3. 禵
    4. 禅
    5. 社
    6. 禯
    7. 禖
    8. 祍
    9. 禪
    10. 禗
    11. 祋
    12. 祧
同筆畫
    1. 㸡
    2. 宸
    3. 旃
    4. 笖
    5. 秠
    6. 债
    7. 䄷
    8. 紘
    9. 㦵
    10. 埒
    11. 𠉴
    12. 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