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uè

ㄩㄝˋ

部首 示

部外 3

總筆畫 8

禴 𤓝 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3F

左右結構

452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qy

ifpi

wsrs

37220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示 部外 3總筆劃 7

基本區 793F筆順 4524354

礿 基本解釋

● 礿

yuè ㄩㄝˋ


  1. 祭名,中國夏商兩代在春天舉行,周代在夏天舉行。

英語 sacrifice

【漢典】

礿 國語辭典

礿ㄩㄝˋyuè
名
  1. 古代宗廟祭祀的名稱。夏、商二代春祭稱為「礿」,周代則改稱夏祭。《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漢·鄭玄·注:「此蓋夏殷之祭名。周則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漢典】
【午集下】【示】 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礿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 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唐韻】以灼切【集韻】【正韻】弋灼切【韻會】弋約切,𠀤音藥。亦作禴。祭名。【禮·王制】天子四時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疏】礿,薄也,春物未成,祭品鮮薄。○按礿禘嘗烝爲四時之祭,乃三代通禮。鄭康成泥《天保》詩及《周官》有禴、祠、烝、嘗語,遂指此爲夏殷之禮。周則春曰祠,夏曰禴,不知《天保》詩作於武王時,而禴、祠、烝、嘗實諸侯之禮。武王末受命,典禮未定,故止春禴、夏禘、秋嘗、冬烝,未遑追王上祀,至周公相成王而後定,不必執彼疑此也。若《周官》所言,先儒多謂爲周公未成之書,更不必泥耳。餘詳禘字註。

又【集韻】弋笑切,音耀。義同。

【漢典】
【卷一】【示】

礿 《說文解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夏祭也。从示勺聲。以灼切

《說文解字注》

(礿)夏祭也。周禮。以禴夏享先王。公羊傳曰。夏曰礿。注。始熟可汋。故曰礿。釋天曰。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嘗。冬祭曰蒸。孫炎曰。祠之言食。礿、新菜可汋。嘗、嘗新穀。蒸、進品物也。汋與礿曡韵。汋卽說文?字。王制。春曰礿。夏曰禘。與周禮異。从示。勺聲。以灼切。古音在第二部。礿亦作禴。勺龠同部。

【漢典】

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ɛ˥˧ 日语读音 MATSURI

客家话 [海陆腔] rok7 [客英字典] jok7 [台湾四县腔] jok7 [梅县腔] jok7粤语 joek6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藥韻 入聲 藥小韻 以灼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沃部 ;王力系统:餘母 藥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礿」 我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63「礿」 說文‧示部「礿」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禴
𤓝
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䠯(yue4)
    2. 說(yue4)
    3. 樂(yue4)
    4. 矆(yue4)
    5. 䬂(yue4)
    6. 髺(yue4)
    7. 䟠(yue4)
    8. 粵(yue4)
    9. 乐(yue4)
    10. 閲(yue4)
    11. 黦(yue4)
    12. 籰(yue4)
同部首
    1. 社
    2. 祜
    3. 䄚
    4. 䄓
    5. 祶
    6. 禌
    7. 禳
    8. 䄑
    9. 禡
    10. 祎
    11. 祮
    12. 祧
同筆畫
    1. 𠒀
    2. 坜
    3. 𠇷
    4. 𠖁
    5. 叓
    6. 𠔏
    7. 㤊
    8. 圿
    9. 䂗
    10. 㸪
    11. 㡳
    12. 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