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ēng

kěng

ㄎㄥ

ㄎㄥˇ

部首 石

部外 8

總筆畫 13

硜 瑿 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87B

上下結構

1251255413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hnd

semr

hxg

77602

拼音 kēng kěng

注音 ㄎㄥ ㄎㄥˇ

部首 石 部外 8總筆劃 13

基本區 787B筆順 1251255413251

硻 基本解釋

● 硻

kēng ㄎㄥˉ


  1. 同「鏗」,金石聲,
  2. 擊石聲。

● 硻

kěng ㄎㄥˇ


  1. 剛。
【漢典】
【午集下】【石】 硻·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硻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 硻·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𠀤音鏗。【說文】餘堅也。从石,堅省。

又【集韻】苦杏切,音伉。剛也。 【正字通】與硜同。

【漢典】
【卷九】【石】

硻 《說文解字》

【卷九】【石】
《說文解字》

餘堅者。从石,堅省。口莖切

《說文解字注》

(硻)餘堅也。也各本作者。今依廣韵、集韵、類篇正。按硈下當云石堅聲,硻下當云餘堅聲。皆轉寫之譌。葢自䂹至磿八篆、皆皃石聲,下文訓堅之礊,與此訓堅聲之硻硈義固別也。論語曰:鄙哉硜硜乎。又云:硜硜然小人哉。其字皆當作硻硻,叚借古文磬字耳。硜者,古文磬字也。鏗爾舍琴,亦當爲硻爾。又樂記石聲磬磬,當爲硻。釋名:磬者,磬也。其聲磬磬然堅緻。當作硻硻然堅緻。从石,堅省聲。按此當云臤聲,淺人所改也。臤,堅也。讀若鏗鏘之鏗,硻口莖切。按古音在十二部。眞耕之合也。俗作䃘。韓退之詩用之。

【漢典】

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əŋ˥; kʰəŋ˨˩˦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耕韻 平聲 鏗小韻 口莖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先部 ;王力系统:溪母 真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硻」 郭.緇.44「硻」 說文‧石部「硻」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硜
瑿
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䡰(keng1)
    2. 摼(keng1)
    3. 殸(keng1)
    4. 揁(keng1)
    5. 劥(keng1)
    6. 硜(keng1)
    7. 牼(keng1)
    8. 吭(keng1)
    9. 阬(keng1)
    10. 銵(keng1)
    11. 䡩(keng1)
    12. 挳(keng1)
    13. 䡰(keng3)
同部首
    1. 䃃
    2. 硦
    3. 磂
    4. 䃡
    5. 礟
    6. 矶
    7. 䂩
    8. 礆
    9. 礑
    10. 䃮
    11. 磱
    12. 䃗
同筆畫
    1. 罩
    2. 䁐
    3. 塜
    4. 搋
    5. 䍀
    6. 蓌
    7. 煗
    8. 㪝
    9. 㲣
    10. 䘹
    11. 戥
    12. 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