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àng

ㄤˋ

部首 皿

部外 5

總筆畫 10

㼜 𤬺 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6CE

上下結構

2513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dlf

lkbt

ldgl

50102

拼音 àng

注音 ㄤˋ

部首 皿 部外 5總筆劃 10

基本區 76CE筆順 2513425221

通 標

盎 基本解釋

● 盎

àng ㄤˋ


  1. 古代的一種盆,腹大口小。
  2. 盛(shèng ),充盈:春意~然。詩意~然。

英語 cup; pot; bowl; abundant

德語 reichlich (Adj)​,Schale, Schüssel, Pot

法語 abondant,vase de terre cuite à large panse et ouverture étroite,cruche

【漢典】

盎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盎 àng

名

(1) (形聲。從皿,央聲。本義: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2) 同本義 [an earthen vessel with a big belly and a small mouth]

盎,盆也。——《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盎中無鬥米儲。——《樂府詩集·東門行》

(3) 又如:盎盂相敲(比喻家庭口角)

(4) 盎齊(濁酒)的省稱 [angqi]

三曰盎齊。——《周禮·酒正》

詞性變化


◎ 盎 àng

動

(1) 充溢 [fill to overflow]

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孟子·盡心上》

(2) 又如:興趣盎然;盎盎(洋溢的樣子,充盈的樣子);盎溢(充盈洋溢)

常用詞組


盎然盎司,盎斯
【漢典】

盎 國語辭典

盎ㄤˋàng
名
  1. 腹大口小的瓦盆。《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逢萌傳》:「乃首戴瓦盎,哭於市。」《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

副
  1. 充滿的、盈溢的。如:「興趣盎然」。宋·蘇軾〈答李邦直〉詩:「詩詞如醇酒,盎然薰四支。」

【漢典】
【午集中】【皿】 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盎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盎·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烏浪切【韻會】【正韻】於浪切,𠀤鴦去聲。【說文】盆也。【爾雅·釋器】盎謂之缶。【疏】瓦器也。可以節樂,可以盛水,盛酒。【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後漢·逢萌傳】首戴瓦盎。【古樂府·東門行】盎中無斗儲。【譚子化書】湯盎投井,所以化雹也。

又盛貌。【孟子】盎於背。【註】其背盎盎然盛。【樓异嵩山賦】方春陽之盎盎。

又盎齊,酒名。【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三曰盎齊。【註】盎,猶翁也。盛而翁翁然蔥白也。

又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南,出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𠀤鴦上聲。義同。 【說文】或作㼜。

【漢典】
【卷五】【皿】

盎 《說文解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盆也。从皿央聲。㼜,盎或从瓦。烏浪切

《說文解字注》

(盎)盆也。釋器。盎謂之缶。注云。盆也。假借爲酒名。周禮盎齊注曰。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酇白矣。按翁者、滃之假借。滃滃猶泱泱也。酒之成似之。孟子。盎於背。趙曰。其背盎盎然。凡言盎然者、皆謂盛。以音假借也。从皿。央聲。烏浪切。十部。


(㼜)盎或从瓦。莊子。甕㼜大癭。

【漢典】

盎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ɑŋ˥˧ 唐代读音 qɑ̀ng qɑ̌ng日语读音 HACHI韩语罗马 ANG现代韩语 앙越南语 áng

客家话 [海陆腔] ong5 ang1 [宝安腔] ong5 [台湾四县腔] ong5 ang1 [客英字典] ong5 [梅县腔] ong5 [客语拼音字汇] ong4 yong1粤语 on1 ong3

近代音 影母 江陽韻 去聲 盎 小空;中古音 影母 宕韻 去聲 盎小韻 烏浪切 一等 開口;影母 蕩韻 上聲 坱小韻 烏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唐部 ;王力系统:影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盎」 望2.51「盎」 說文‧皿部「盎」
「㼜」 說文或體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㼜
𤬺
𤭹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㼜(ang4)
    2. 醠(ang4)
    3. 枊(ang4)
    4. 䭹(ang4)
    5. 㦹(ang4)
同部首
    1. 盠
    2. 盭
    3. 盕
    4. 監
    5. 㿽
    6. 益
    7. 盟
    8. 盜
    9. 监
    10. 盙
    11. 盋
    12. 皿
同筆畫
    1. 唴
    2. 莟
    3. 𠙓
    4. 袡
    5. 毩
    6. 脐
    7. 紋
    8. 祥
    9. 烔
    10. 赀
    11. 耹
    12. 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