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uǎn

ㄊㄨㄢˇ

部首 田

部外 12

總筆畫 17

墥 畽 𤱝 𤲫 𤴋 𤳿 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583

左右結構

2512141431251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ujf

wytg

kikb

60015

拼音 tuǎn

注音 ㄊㄨㄢˇ

部首 田 部外 12總筆劃 17

基本區 7583筆順 25121414312511211

標

疃 基本解釋

● 疃

tuǎn ㄊㄨㄢˇ《廣韻》吐緩切,上緩透。元部。


  1. 指野獸足跡所至的處所。《說文·田部》:「疃,禽獸所踐處也。」宋·黃庭堅《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姑蘇麋鹿疃,風月有書堂。」
  2. 指鄉間的聚居地。宋·陸游《入蜀記》卷五:「自出城,即黃茅彌望,每十餘里,有村疃數家而已。」
  3. 地名用字。常用於村莊名稱。如:山東省有柳疃,安徽省有蔣疃。《水滸全傳》第六十三回:「索超引軍,直趕過庾家疃來。」

英語 hamlet; area outside city

德語 Weiler, kl. Dorf (S)

【漢典】

疃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疃 tuǎn

名

(1) 禽獸踐踏的地方 [track]

盤桓疃畔巒端路,見一個繞倒忉騷老夫。——《雍熙樂府》

(2) 村莊;屯 [village]

自出城,即黃茅彌望,每十餘里,有村疃數家而已。——宋· 陸游《入蜀記》

(3) 常用作地名。如:山東有柳疃,河北有賈家疃

【漢典】

疃 國語辭典

疃ㄊㄨㄢˇtuǎn
名
  1. 禽獸踐踏的地方。《說文解字·田部》:「疃,禽獸所踐處也。」宋·黃庭堅〈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姑蘇麋鹿疃,風月在書堂。」

  2. 村莊、屯。多用於地名。如河北省的賈家疃。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怎把走村串疃貨郎兒,屈勘做了圖財致命殺人賊!」《水滸傳·第六三回》:「在庾家疃一字兒擺成陣勢。」

【漢典】
【午集上】【田】 疃·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疃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 疃·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唐韻】土短切【集韻】【韻會】【正韻】土緩切,𠀤湍上聲。【說文】禽獸所踐處。引《詩·豳風》:町疃鹿場。○按《詩》今本作畽。

【漢典】
【卷十三】【田】

疃 《說文解字》

【卷十三】【田】
《說文解字》

禽獸所踐處也。《詩》曰:“町疃鹿場。”从田童聲。土短切

《說文解字注》

(疃)禽獸所踐處也。踐者,𡳐也。獸足蹂地曰厹,其所蹂之處曰疃。本不專謂鹿,詩則言鹿而已。詩曰:町疃鹿場。豳風東山文。毛傳曰:町疃,鹿迹也。謂鹿迹所在也。楚辭九思:鹿蹊兮𨇰𨇰。𨇰與疃葢一字。疃亦作𤲫。郡國志:廣陵郡東陽。劉昭云:縣多麋。引博物志十百爲羣。掘食艸根,其處成泥,名曰麋𤲫。民人隨此𤲫種稻,不耕而穫,其收百倍。今後漢書譌爲畯,埤雅引此又譌暖,然因埤雅可以校正也。从田童聲。土短切。十四部。此音之轉也。古音葢在九部。

【漢典】

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an˨˩˦

客家话 [海陆腔] ton3 [客英字典] ton3 [台湾四县腔] ton3 [梅县腔] ton3 tung1粤语 tyun2

近代音 透母 桓歡韻 上聲 疃小空;中古音 透母 緩韻 上聲 疃小韻 吐緩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東部 ;王力系统:透母 東部 ;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疃」 說文‧田部       「疃」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墥
畽
𤱝
𤲫
𤴋
𤳿
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畽(tuan3)
    2. 䵯(tuan3)
    3. 䜝(tuan3)
    4. 圕(tuan3)
    5. 墥(tuan3)
同部首
    1. 畣
    2. 當
    3. 甴
    4. 畑
    5. 㽧
    6. 疊
    7. 畦
    8. 㽨
    9. 申
    10. 畠
    11. 番
    12. 㽪
同筆畫
    1. 駺
    2. 鹬
    3. 镢
    4. 醘
    5. 髿
    6. 嬷
    7. 濹
    8. 鼣
    9. 䬠
    10. 襆
    11. 賸
    12. 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