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èi

ㄅㄟˋ

部首 牛

部外 10

總筆畫 14

𤙳 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295

左右結構

312112213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rae|cate

hqthb

mbml

24527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部首 牛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7295筆順 31211221325112

犕 基本解釋

● 犕

bèi ㄅㄟˋ


  1. 駕馭:「~牛乘馬。」
  2. 八歲的牛。
【漢典】

犕 國語辭典

犕ㄅㄟˋbèi
動
  1. 將鞍具套在牲畜身上。《說文解字·牛部》:「犕,《易》曰:『犕牛乘馬。』」《玉篇·牛部》:「犕,服也,以鞍裝馬也。」

  2. 心服。《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卓風令御史中丞已下皆拜以屈嵩,既而抵手言曰:『義真犕未乎?』」通「服」。

名
  1. 八歲的牛。《玉篇·牛部》:「犕,牛八歲也。」

  2. 老牛。明·張自烈《正字通·牛部》:「犕,老牛也。」

【漢典】
【巳集下】【牛】 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犕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𠀤平祕切,音備。【說文】本作𤛟。 【集韻】書作𤛟。 【玉篇】服也以。鞌装馬也。【廣韻】牛具齒。

又【玉篇】牛八歲也。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用牛也。通作服。【說文】易曰:犕牛乗馬。◎按今易繫辭作服牛。後漢皇甫嵩傳,義眞犕未乎。註:犕,古服字。今河南人有此言。

【漢典】
【卷二】【牛】

↳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犕」字頭,请參考「𤛟」字:)
【卷二】【牛】
《說文解字》

《易》曰:“𤛟牛乘馬。”从牛𤰈聲。平祕切

《說文解字注》

(𤛟)易曰。犕牛乘馬。此葢與革部之鞁同義。鞁、車駕具也。故玉篇云。犕、服也。以鞍裝馬也。从牛。𤰈聲。𣪠辭今作服。古音?聲𤰈聲同在第一部。故服犕皆扶逼反。以車駕牛馬之字當作犕。作服者假借耳。左傳。王使伯服如鄭請滑。史記鄭世家作伯犕。後漢書皇甫嵩傳。義眞犕未乎。北史魏收嘲陽休之。義眞服未。正作服字。此皆通用之證也。今韵犕平祕切。

【漢典】

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e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𤰈」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犕」 說文‧牛部「犕」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𤙳
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孛(bei4)
    2. 褙(bei4)
    3. 鋇(bei4)
    4. 糒(bei4)
    5. 惫(bei4)
    6. 輩(bei4)
    7. 琲(bei4)
    8. 㸬(bei4)
    9. 珼(bei4)
    10. 䁅(bei4)
    11. 郥(bei4)
    12. 被(bei4)
同部首
    1. 牡
    2. 牭
    3. 犞
    4. 牥
    5. 犍
    6. 犋
    7. 牝
    8. 牬
    9. 牴
    10. 犈
    11. 犉
    12. 牫
同筆畫
    1. 䑴
    2. 𠕪
    3. 𠖝
    4. 嘍
    5. 𠔲
    6. 蜱
    7. 䐥
    8. 蔄
    9. 㰿
    10. 勭
    11. 霆
    12. 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