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ěi

ㄌㄟˇ

部首 水

部外 18

總筆畫 21

㵽 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045

左右結構

44125121251212512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llf

ewwg

vkkb

36114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部首 水 部外 18總筆劃 21

基本區 7045筆順 441251212512125121121

灅 基本解釋

● 灅

lěi ㄌㄟˇ


  1. 〔~水〕今中國河北省遵化市沙河的古稱。
【漢典】
【巳集上】【水】 灅·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灅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灅·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水名。【水經】水出右北平俊靡縣。

又【集韻】魯猥切,音磊。義同。

又與漯㶟同。或省作㵽。

【漢典】
【卷十一】【水】

灅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右北平浚靡,東南入庚。从水壘聲。力軌切

《說文解字注》

(灅)灅水。出右北平俊靡。東南入庚。俊各本作浚。今依二志作俊。右北平俊靡、二志同。今直隷順天府遵化州州西北有俊靡故城是。前志右北平無終下曰。浭水、西至雍奴入海。俊靡下曰。灅水、南至無終。東入庚。浭與庚、一字也。水經注鮑丘水篇曰。鮑丘水、北逕雍奴縣東。又東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而南流得黑牛谷水。又西南流、灅水注之。水出右北平俊靡縣。東南流與溫泉水合。又東南逕石門峽。又東南流、謂之北黃水。又屈而南爲南黃水。又西南逕無終山。藍水注之。又西南入於庚水。庚水又南逕北平城西。而南入鮑丘水。鮑丘水又東。巨梁水注之。鮑丘水至雍奴縣北屈。東入海。歙程氏瑶田通藝錄曰。今灅水自遵化州西北四十五里鮎魚石關外入口。東經溫泉。酈所謂與溫泉水合也。又東迆南十五里曰水門口。酈所謂石門峽也。又西南入棃河。棃河卽庚水也。庚水旣得灅水。又稍西而淋河南入之。淋河、酈所謂藍水也。鮑丘水今之潮河也。潮河合泃水、庚水東流。有還鄉河西南入之。酈所謂巨梁水也。流俗多誤。以古正之如此。灅棃一聲之轉。灅水俗呼棃河。因使所入之庚水冒稱棃河。而巨梁河冒稱庚水。从水。壘聲。力軌切。十五部。

【漢典】

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粤语 leoi5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灰部 ;王力系统:來母 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㵢」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灅」 說文‧水部「灅」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㵽
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累(lei3)
    2. 塁(lei3)
    3. 誄(lei3)
    4. 㰐(lei3)
    5. 㿔(lei3)
    6. 洡(lei3)
    7. 鸓(lei3)
    8. 㒦(lei3)
    9. 蘽(lei3)
    10. 蕾(lei3)
    11. 礨(lei3)
    12. 磥(lei3)
同部首
    1. 沌
    2. 潳
    3. 潢
    4. 濅
    5. 㵞
    6. 滘
    7. 潮
    8. 滮
    9. 潌
    10. 渫
    11. 漗
    12. 汾
同筆畫
    1. 齩
    2. 曩
    3. 鶸
    4. 鑝
    5. 騿
    6. 礳
    7. 鷅
    8. 䰭
    9. 雤
    10. 㘗
    11. 癨
    12. 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