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ào

láo

ㄌㄠˋ

ㄌㄠˊ

部首 水

部外 7

總筆畫 10

繁體 澇

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D9D

左右結構

44112245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apl|iape

etbs

vewy

34127

拼音 lào láo

注音 ㄌㄠˋ ㄌㄠˊ

部首 水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6D9D筆順 4411224553

常 標

涝 基本解釋

● 涝

(澇)

lào ㄌㄠˋ


  1. 「澇」的簡化字。

英語 inundate, flood; torrent

德語 überflutet, überschwemmte

法語 inondation

【漢典】

涝 詳細解釋

見「澇」。
【漢典】
【巳集上】【水】 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涝」字頭,请參考「澇」字。)
【巳集上】【水】 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𠀤音勞。水名。【說文】水出扶風鄠北。亦作潦。【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潦,卽澇水。

又灘名。【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又大波也。【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𠀤音老。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郞到切,勞去聲。義同。一曰淹也。

【漢典】
【卷十一】【水】

↳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涝」字頭,请參考「澇」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扶風鄠,北入渭。从水勞聲。魯刀切

《說文解字注》

(澇)澇水。出右扶風鄠,北入渭。右扶風鄠,見邑部。上林賦曰: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潘岳關中記曰:涇、渭、灞、滻、酆、鎬、潦、潏,所謂八川。李善曰:潦卽澇水也。水經曰:渭水,又東過槐里縣南,又東,澇水從南來注之。今陝西西安府鄠縣縣西三里,澇水出南山澇谷,北流經故萯陽宫,西入長安縣畍,入渭。故曰北入渭。水道提綱曰:渭水東經鄠縣北境,咸陽縣城東南。又東北有豐水自西來,合諸水北流注之。諸水者,澇水、滈水、潏水。从水勞聲。魯刀切。二部。史、漢、文𨕖皆作潦,惟封禪書正作澇。按今用爲旱澇字。

【漢典】

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ɑu˥˧

粤语 lou6潮州话 lau3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澇」。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澇」 說文‧水部「澇」 「涝」「涝」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乐(lao4)
    2. 唠(lao4)
    3. 䜎(lao4)
    4. 酪(lao4)
    5. 𠄇(lao4)
    6. 憦(lao4)
    7. 澇(lao4)
    8. 烙(lao4)
    9. 樂(lao4)
    10. 嫪(lao4)
    11. 耢(lao4)
    12. 嗠(lao4)
同部首
    1. 泚
    2. 滓
    3. 漃
    4. 潝
    5. 汐
    6. 淟
    7. 沈
    8. 淡
    9. 滆
    10. 瀌
    11. 㶁
    12. 汢
同筆畫
    1. 脄
    2. 悟
    3. 竒
    4. 𠅝
    5. 㸸
    6. 㟒
    7. 䄷
    8. 积
    9. 冡
    10. 娠
    11. 㭡
    12. 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