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óng

ㄏㄨㄥˊ

部首 水

部外 6

總筆畫 9

潂 𤀆 𤂘 𤅏 谼 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D2A

左右結構

44112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awy

etc

veo

34181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部首 水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6D2A筆順 441122134

常 通 標

洪 基本解釋

● 洪

hóng ㄏㄨㄥˊ《廣韻》戶公切,平東匣。東部。


  1. 大水。《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2. 大。與「小」相對。《爾雅·釋詁上》:「洪,大也。」
  3. 湍急的水流。《水經注·河水》:「其水西流,歷於呂梁之山,而為呂梁洪。」
  4. 河流分道處。宋陸游《入蜀記》卷三:「江湖間謂分流處為洪。」
  5. 大谷;深溝。同「谼」。《說文解字注·水部》:「大壑曰谼。字亦作洪。」
  6. 古水名。指古代流經山東郓城、梁山一帶的河流,後已湮沒。《水經注·濟水二》:「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7. 古州名。隋代設置,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篇海類編·地理類·水部》:「洪,州名。」
  8. 中醫名詞。指脈搏來勢旺盛如波濤洶湧的脈象。晉王叔和《脈經·脈形狀指下秘決》:「洪脈極大在指下。」
  9. 量詞。用於計算捆綁成束的物品。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紫草》:「五十頭作一『洪』。」
  10. 語氣詞。用於句首的發語詞,無實義。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洪,發聲也。」
  11. 象聲詞。模擬宏大聲響的詞語。
  12. 姓。如宋代有洪皓。《廣韻·東韻》:「洪,姓。」

英語 vast, immense; flood, deluge

德語 Überschwemmung, Hochwasser, Überflutung, Hochflut (S)​,Hong (Eig, Fam)

法語 inondation,crue,grand,vaste

【漢典】

洪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洪 hóng

名

(1) (形聲。從水,共聲。本義:大水)

(2) 同本義 [flood]

洪,洚水也。——《說文》

湯湯洪水方割。——《書·堯典》

洪水芒芒。——《詩·商頌·長髮》

洪水橫流。——《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峯

(3) 河道陡窄流急之處 [rapid]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 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遊,已爲陳跡,喟然而嘆。—— 宋· 蘇軾《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呂梁上下二洪。—— 明· 陸容《菽園雜記》

(4) 河流分道之處 [divergence]

東江木落水分洪,伐盡黃蘆洲渚空。—— 宋· 王安石《東江》詩

(5) 姓

詞性變化


◎ 洪 hóng

形

(1) 大。與「小」相對 [grand;great]

洪波涌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聲如洪鐘。——宋· 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績);洪仁(胸懷寬廣,仁義待人);洪範(大名;偉業);洪慈(洪恩)

(2) 中醫名詞。謂脈象浮而有力 [full]。

如:洪芤(指脈博陽虛,手指重按時有兩邊有而中間無,好像手指按蔥管的感覺)

常用詞組


洪波洪大洪恩洪泛區洪峯洪福洪福齊天洪湖洪荒洪亮洪量洪流洪爐洪水洪水猛獸洪濤洪澤湖洪鐘
【漢典】

洪 國語辭典

洪ㄏㄨㄥˊhóng
名
  1. 大水。如:「防洪」、「洩洪」、「山洪暴發」。

  2. 姓。如宋代有洪皓。

形
  1. 大的。如:「洪恩」、「洪水」、「聲如洪鐘」、「洪福齊天 」。

【漢典】
【巳集上】【水】 洪·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洪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洪·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說文】洚水也。【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又大也。【書·大誥】洪惟我幼冲人。

又水名,在東郡。【水經】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又澤名。【廣輿記】洪澤,在淮安府山陽縣界。

又【揚子·方言】石阻河流爲洪。【田藝蘅煑泉小品】澤感而山不應,則怒而爲洪。【漫叟詩話】灘石湍激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

又射洪,縣名。【廣輿記】潼川州有射洪縣。

又州名。【韻會】漢豫章郡,隋置洪州。

又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水經注】洪井飛流,懸注無底。

又山名。【廣輿記】在福寧州城南。

又【輟耕錄】脈以浮而有力爲洪。

又姓。【廣韻】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又通作鴻。【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又【集韻】古巷切,音絳。水名。義同洚水之洚。

【漢典】
【卷十一】【水】

洪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洚水也。从水共聲。戶工切

《說文解字注》

(洪)洚水也。堯典、咎繇謨皆言洪水。釋詁曰:洪,大也。引伸之義也。孟子以洪釋洚,許以洚釋洪,是曰轉注。大壑曰谼,字亦作洪。从水共聲。戶工切。九部。

【漢典】

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唐代读音 *hung日语读音 OUMIZU韩语罗马 HONG现代韩语 홍越南语 suyền hồng

客家话 [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粤语 hung4潮州话 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近代音 曉母 東鍾韻 平聲陽 紅小空;中古音 匣母 東韻 平聲 洪小韻 戶公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東部 ;王力系统:匣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洪」說文‧水部 「洪」魏封孔羨碑     「洪」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JPN
KOR
異體字
潂
𤀆
𤂘
𤅏
谼
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渱(hong2)
    2. 苰(hong2)
    3. 吰(hong2)
    4. 䞑(hong2)
    5. 宏(hong2)
    6. 羾(hong2)
    7. 玜(hong2)
    8. 垬(hong2)
    9. 霟(hong2)
    10. 浤(hong2)
    11. 竑(hong2)
    12. 㷎(hong2)
同部首
    1. 淪
    2. 洳
    3. 潆
    4. 濠
    5. 㵟
    6. 浞
    7. 濦
    8. 㶜
    9. 㴜
    10. 潏
    11. 沃
    12. 淂
同筆畫
    1. 洆
    2. 衭
    3. 骈
    4. 䊹
    5. 㡼
    6. 畑
    7. 垜
    8. 荋
    9. 柅
    10. 㶰
    11. 垱
    12. 朑
初中古詩詞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 《观沧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