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氛
名
(1) (形聲。從氣,分聲。本義:凶氣,古時迷信說法指預示吉凶的雲氣,多指凶氣 )
(2) 同本義 [ferocious look]
楚氛甚惡。——《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臺不過望氛祥。——《國語·楚語》。注:「凶氣爲氛。」
氛邪歲增。——《漢書·元帝紀》。注:「惡氣也。」
環顧國內,賊氛方熾。——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氛慝,氛邪(邪惡之氣);氛厲(禍害之氣);氛霓(凶氣,妖氣);氛雜(雜亂之氣);氛穢(邪惡骯髒之氣);氛妖(妖氣)
(3) 泛指霧氣;雲氣 [fog;mist;thin,floating clouds]
氛霧冥冥。——《禮記·月令》
寒氛結爲霜雪。——《素問·六玄正紀大論》
雨雪雰雰。——《詩·小雅·信南山》
又如:氛昏(雲霧,煙靄);氛旄(以氛氣爲旄);氛氣(霧氣)
(4) 氣氛 [atmosphere]。
如:戰氛;氛圍
(5) 塵埃 [dust]
消氛埃於中宸。——張衡《西京賦》。注:「塵穢也。」
又如:氛濁(塵濁之氣);氛垢(塵霧)
(6) 塵俗之氣 [earthly]。
如:氛想(塵俗之念)
(7) 惡濁之氣 [dirty air]。
如:氛滓(污穢之氣);氛埃(污濁之氣);氛坌(塵濁之氣)
詞性變化
形
通「紛」。亂,雜 [disorderly]
上天同雲,雨雪氛氛。——《詩·小雅·信南山》
霰雪氛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將至。——《楚辭》
常用詞組
氛 國語辭典
-
氣的通稱。如:「祥氛」、「妖氛」、「氣氛」。《國語·晉語一》:「獻公田,見翟柤之氛,歸寑不寐。」
-
景象、氣象。如:「戰氛熾烈」。
【唐韻】【集韻】【類篇】𠀤符分切,音汾。【玉篇】氣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楚氛甚惡。
又【昭二十年】梓愼望氛。
又【楚語】先君莊王爲匏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註】皆訓氣。
又氛氳,祥氣也。【謝惠連·雪賦】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註】氛氳,盛貌。
又氛祲,妖氣也。【晉語】獻公田,見翟柤之氛。【註】氛祲,氣象也。凶曰氛,吉曰祥。【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也,喪氛也。【註】氛,惡氣。【前漢·元帝詔】氛邪歲增。【杜甫詩】冥冥氛祲未全消。
又靈氛,古善占者。【屈原·離騷】命靈氛爲余占之。【又】靈氛吿余以吉占。
又【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𠀤音芬。義同。 【說文】或从雨作雰。【集韻】亦作
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