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ī

ㄙ

部首 木

部外 9

總筆畫 13

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52

左右結構

12342512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lny

dwp

fkwz

46930

拼音 sī

注音 ㄙ

部首 木 部外 9總筆劃 13

基本區 6952筆順 1234251214544

楒 基本解釋

● 楒

sī ㄙˉ


  1. 〔相~樹〕即「相思樹」,一種種子是紅色的樹。
【漢典】

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楒 sī

名

木名。即相思樹。豆科,蔓生灌木。葉爲羽狀複葉,花呈蝶形,白色或帶紅色 [abrus]

楒,相思,木名。——《集韻》

【漢典】
【辰集中】【木】 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楒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息兹切【集韻】新兹切,𠀤音思。【唐韻】相楒木也。【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李善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邪,斫之有文,可作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

又【搜神記】有文梓木,生韓馮夫婦二冢之端,根交于下,枝錯于上,號相思樹。

【漢典】
【卷十】【思】

↳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楒」字頭,请參考「思」字:)
【卷十】【思】
《說文解字》

容也。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思。息兹切

《說文解字注》

(思)䜭也。䜭也各本作容也。或以伏生尙書思心曰容說之。今正。皃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心曰容、謂五者之德。非可以恭釋皃、以從釋言、以明聰釋視聽也。谷部曰。䜭者、深通川也。引䜭畎澮歫川。引申之、凡深通皆曰䜭。思與䜭雙聲。此亦門捫也、戸護也、髮拔也之例。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至若尙書大傳次五事曰思心。思心之不容。是謂不聖。劉向、董仲舒、班固皆以寛釋容。與古文尙書作五曰思、思曰睿爲異本。詳予所述尙書撰異。从心。从𦥓。各本作𦥓聲。今依韵會訂。韵會曰。自𦥓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然則會意非形聲。細以𦥓爲聲。固非之咍部字也。息茲切。一部。凡思之屬皆从思。

【漢典】

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ɿ˥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海陆腔] sii1 [梅县腔] se1 se.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思」。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思」 五年龏令思戈戰國晚期集成11348「思」 包2.78「思」 說文‧思部「思」 睡.為49「楒」
「思」 郭.魯.1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飔(si1)
    2. 禗(si1)
    3. 蟴(si1)
    4. 糹(si1)
    5. 噝(si1)
    6. 泀(si1)
    7. 傂(si1)
    8. 䇁(si1)
    9. 鼶(si1)
    10. 䔮(si1)
    11. 颸(si1)
    12. 鸶(si1)
同部首
    1. 㯰
    2. 林
    3. 㮬
    4. 杻
    5. 﨔
    6. 柰
    7. 槆
    8. 東
    9. 㰅
    10. 柼
    11. 橜
    12. 楙
同筆畫
    1. 稔
    2. 㷒
    3. 搌
    4. 𠍂
    5. 愴
    6. 䞏
    7. 㮑
    8. 榇
    9. 徰
    10. 𠓶
    11. 觥
    12. 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