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核
hé ㄏㄜˊ 《廣韻》下革切,入麥匣。又《集韻》胡骨切。職部。
- 果實中堅硬幷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杏~。
- 像核的東西:~細胞。~酸。~心(中心)。結~。
- 指原子核、核能、核武器等:~潛艇。~試驗。~戰爭。~武器。
- 仔細地對照、考察:~定。~計。~實。~算。~查。
- 翔實正確:其文直,其事~。
其它字義
● 核
- 義同“核(ㄏㄜˊ)”,用於某些口語詞,如“杏核兒”。
英語 seed, kernel, core, nut; atom
德語 Ribosomen ,Gestein, Kern (S),Kern..., kerntechnisch (S),untersuchen, nachprüfen (V)
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从木,亥聲。本義:果核)
(2) 同本義 [pit;stone]
核,蠻夷以木皮爲篋,狀如籢尊。——《說文》
桃李醜核。——《爾雅·釋木》
殽核維旅。——《詩·小雅·賓之初筵》
其實濡核。——《素問·五常正大論》
貽餘核舟。——明· 魏學洢《核舟記》
桃核修狹者。
又如:棗核;櫻桃核;葡萄核;橘核
(3) 原子核的簡稱 [atomic nucleus]。
如:核彈(原子武器的總稱);核反應堆;核反應
(4) 有核的果實 [fruit contained pit,stone or seed]
門啓,華堂複閣甚秀,館中有樽酒盤核。——《太平廣記》引
(5) 核心;中心 [core]
文吏不學,世之教無核也。——王充《論衡·量知》
(6) 出現在積分方程中積分號下的已知函數 [kernel]。
如:積分方程的核;積分變換的核
詞性變化
〈動〉
(1) 查對;審查 [check]
凡學問之法,不爲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論衡·問孔》
綜覈名實。——《漢書·宣帝紀贊》
其審覈之,務準古法。——《漢書·刑法志》。顏師古雲:核,究其實也。
研核陰陽。——《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核正(查覈訂正);覈批(審查批示);核視(審查察看);核奪(審覈決定)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常用詞組
核 國語辭典
-
果實內保護果仁,具硬質外殼部分。如:「果核」、「杏核」、「桃核」。
-
物體中像核的部分。如:「細胞核」、「原子核」。
-
比喻事物的中心部分。漢·王充《論衡·量知》:「文吏不學,世之教無核也。」
-
原子核的簡稱。如:「核能」、「核爆」。
-
對照、審查。如:「核對」、「核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其審核之,務準古法,朕將盡心覽焉。」
-
精確、詳實。《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其文直,其事核。」
〔古文〕𣝗【唐韻】【集韻】【韻會】
𠀤下革切,音覈。果中核也。【爾雅·釋木】桃李醜核。【禮·曲禮】賜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玉藻】食棗、桃、李,弗致于核。
又籩實曰核,豆實曰殽。【詩·小雅】殽核維旅。傳核,加籩也。箋桃梅之屬。
又通覈。【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丘陵,其植物宜覈物。【註】覈,李梅之屬。
又剋核。【莊子·人閒世】剋核太甚,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
又綜核。【前漢·宣帝紀】綜核名實。
又肴覈,與殽核同。【班固·典引】斟酌道德之淵源,肴覈仁義之林藪。
又【正韻】胡德切,音劾。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胡骨切,䰟入聲。果核也。
又【說文】古哀切【集韻】柯開切,𠀤音陔。【說文】蠻夷以木皮爲篋,狀如籢尊。
又【集韻】【正韻】𠀤居諧切,音皆。義同。
又根核也。
又口漑切,音慨。檐也。
又戸代切,音㤥。義同。
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ɤ˧˥; xu˧˥ 日语读音 SANE韩语罗马 HAYK HOL现代韩语 핵越南语 hạch
客家话 [海陆腔] het8 fut8 [客英字典] fut8 het7 het8 [台湾四县腔] het8 fut8 [梅县腔] fut8 het8 ep7 [沙头角腔] fut8 [东莞腔] hak8 fut8 [宝安腔] het8 | fut8 [客语拼音字汇] fud6 had5 hed5粤语 hat6 wat6潮州话 hug8(hûk) hêg4(hek)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麥韻 入聲 覈小韻 下革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德部 ;匣母 德部 ;王力系统:匣母 職部 ;匣母 職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