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 基本解釋
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戀
〈動〉
(1) (形聲。本義:留戀,依依不捨)
(2) 同本義 [feel attached to;be reluctant to part]
孌,慕也。字亦作戀。——《說文》
有孚戀如思也。——《易·小畜·子夏傳》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晉· 陶潛《歸田園居五首》
又如:貪戀(十分留戀);眷戀(深切地留念);依戀(留戀);戀土(依戀鄉土,慕戀故里);戀主(依戀主人,不忍離去)
(3) 思念,懷念 [miss sb.]
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漢· 蘇武《詩》之四
如:戀恩(懷念恩澤);戀舊(懷念老朋友)
詞性變化
◎ 戀
〈名〉
男女相愛 [love]。
如:戀詩(表達愛情的詩);戀歌
常用詞組
戀 國語辭典
-
愛慕、思慕。如:「戀愛」、「單戀」。
-
眷念不捨。如:「留戀」、「眷戀」。《文選·蘇武·詩四首之四》:「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
姓。如漢代有戀秘。
慕也。从女䜌聲。力沇切〖注〗𡢛,古文孌。
𡡗,順也。从女
𤔔聲。《詩》曰:“婉兮
𡡗兮。”
孌,籒文
𡡗。力沇切
(
𡡗)順也。邶風傳曰:孌,好皃。齊風傳曰:婉孌,少好皃。義與許互相足。从女
𤔔聲。力沇切。十四部。詩曰:婉兮
𡡗兮。齊風甫田。曹風
𠋫人。
(孌)慕也。从女䜌聲。此篆在籒文爲
𡡗,順也。在小篆爲今之戀,慕也。凡許書複見之篆皆不得議
𠛹。廣韵卅三線曰:戀,慕也。孌、戀爲古今字。廣韵力眷切。十四部。大徐力沇切。廣韵二十八獮此切訓美好。
(孌)籒文
𡡗。宋本如此。趙本、毛本
𠛹之。因下文有孌慕也,不應複出。不知小篆之孌,爲今戀字,訓慕。籒文之孌,爲小篆之
𡡗,訓順。形同義異,不嫌複見也。據全書之例,亦可
𡡗後不重出。而於慕也之下益之云籒文以爲
𡡗字。凡言古籒以爲某字者亦可附於某字之下,如艸篆下可出屮篆云古文艸,巧篆下可出丂篆云古文巧,其道一也。今毛詩作孌,正用籒文。
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æn˥˧ 唐代读音 *liuɛ̀n日语读音 KOI KOISHII韩语罗马 LYEN现代韩语 련 연越南语 luyến
客家话 [梅县腔] lien5 [陆丰腔] lian6 [客英字典] lien5 [沙头角腔] lien5 [客语拼音字汇] lian4 [海陆腔] lien6 [宝安腔] len3 [台湾四县腔] lien5粤语 lyun2 lyun5
近代音 來母 先天韻 去聲 戀小空;中古音 來母 線韻 去聲 戀小韻 力卷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寒部 ;王力系统:來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