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ōng

ㄗㄨㄥ

部首 山

部外 9

總筆畫 12

嵏 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D55

左右結構

25234523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qbt|mrbt

uuce

llor

22747

拼音 zōng

注音 ㄗㄨㄥ

部首 山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5D55筆順 252345234354

嵕 基本解釋

● 嵕

zōng ㄗㄨㄥˉ


  1. 同「嵏」。
【漢典】
【寅集中】【山】 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嵕」字頭,请參考「嵏」字。)
【寅集中】【山】 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𠀤音騣。九嵏,山名,在馮翊谷口。【前漢·地理志註】在醴泉界。【班固·西都賦】前乘秦嶺,後越九嵏。

又【范雍詩】山奇號九嵏,見孝感縣志,亦名九宗山。郡國志作嵕。

又峰聚之山曰嵏。【揚雄·校獵賦】虎路三嵏。【註】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今醴泉、屯留二縣,有三嵏山,言三峰聚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凌三嵏之危。 【正字通】俗譌作嵕。

【漢典】
【卷九】【山】

↳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嵕」字頭,请參考「嵏」字:)
【卷九】【山】
《說文解字》

九嵏山,在馮翊谷口。从山㚇聲。子紅切

《說文解字注》

(嵏)九嵏山也。在左馮翊谷口。左字各本無。今補。地理志曰。左馮翊谷口。九嵏山在西。谷口故城今在西安府醴泉縣東北七十里。九嵏山今在縣東北五十里。有九夆、俱峻。从山。㚇聲。子紅切。九部。按此篆各本在嶢𡸤二篆之後。非其次。今依玉篇次弟正。又按古書皆作嵕。山在左。

【漢典】

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ŋ˥

粤语 zung1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東韻 平聲 葼小韻 子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東部 ;王力系统:精母 東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嵕」 說文‧山部「嵕」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嵏
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鍐(zong1)
    2. 䢨(zong1)
    3. 综(zong1)
    4. 熧(zong1)
    5. 嵏(zong1)
    6. 繌(zong1)
    7. 猣(zong1)
    8. 𠕌(zong1)
    9. 骔(zong1)
    10. 樅(zong1)
    11. 蹤(zong1)
    12. 鯮(zong1)
同部首
    1. 㟎
    2. 峍
    3. 嵗
    4. 岀
    5. 峤
    6. 峘
    7. 㟶
    8. 峅
    9. 㟯
    10. 嶿
    11. 崠
    12. 㠚
同筆畫
    1. 棐
    2. 堹
    3. 溉
    4. 䟢
    5. 腋
    6. 焭
    7. 𠌧
    8. 揲
    9. 㢿
    10. 焢
    11. 㭼
    12. 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