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乳酪(英文:Cheese),法國人稱它為“fromage”,德國人稱它為“Käse",義大利人稱它為“formaggio”,拉丁語中稱為formaticus,音譯就有芝士、起士、起司等,意譯還有乳酪、乾酪等,是一種發酵的乳製品,以脂肪、水含量、製作工藝、成熟度、存放條件等要素為標準,分為超硬乳酪、硬乳酪、半硬乳酪、軟乳酪等類型。
乳酪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即距今大約一萬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飼養山羊、駱駝、馴鹿、以及各種母羊,並享用其產出的奶的時代。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便有記載,蘇美爾人將二十種左右的軟乳酪記錄了下來,成為了有據可尋的最早乳酪出現的證明。西元3-4世紀,歐洲羅馬時代的凝乳酶型乳酪出現,乳酪也隨著羅馬帝國擴張而傳播到世界各地。18世紀中期以前,所有的乳酪都是以未經處理的乳為原料製作的,容易變質。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士·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殺菌法,第一次使乳酪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1815年,全世界第一家現代化乳酪工廠在瑞士誕生,開始得以大規模量產。20世紀初,美國人將天然乳酪與牛奶、乳化劑、穩定劑、調味料和色素混合在一起,製造出加工乳酪。2014年,中國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科學家發現西元前1615年的乳酪實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堪稱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乳酪遺存。
乳酪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B族(B1、B2、B6、B12)等營養元素,適合不同年齡人群消費,更是乳糖不耐症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wikipedia
起司,又名乳酪,音譯芝士、起司、起士、吉士,是多種乳製起司的通稱,有各式各樣的味道、口感和形式。起司以奶類為原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質,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綿羊等。製作過程中通常加入凝乳酶,造成其中的酪蛋白凝結,使乳品酸化,再將固體分離、壓製為成品[2]。有的起司在表面或內部布有黴菌,給起司帶來特別的風味。根據種類不同,起司在常溫時可為堅硬的固體或柔軟的半固體,高溫時都會融化,呈粘稠的半液體狀態。
起司可以分為上百種,乳源(產乳動物所吃的食物也有差異)是否使用巴斯德消毒法、乳脂含量、細菌和霉,處理方法和發酵決定了他們的形狀、口感及味道。起司可以用香草、香料或者煙燻來調味。起司中的黃色和紅色(例如紅萊斯特起司)是由於添加了胭脂樹的種子。
少數起司中牛奶是通過加入醋、檸檬汁或者其他的酸來凝固的,而大部份的起司是通過細菌輕微酸化,將乳糖變為乳酸,然後加入凝乳酶使之完全凝固。凝乳酶可由小牛的胃中取出,也可以採用細菌培養或被其他物質代替。大多數素食起司是由真菌米黑毛霉發酵製成,但也有一部份是由菜薊屬的不同種類提取出的。
大多起司呈乳白色到金黃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B12等。現代也有用脫脂牛奶作的低脂肪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