咥 詳細解釋
咥 國語辭典
狀
形容發笑聲。《詩經·衛風·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唐·儲光義〈田家雜興〉詩八首之五:「安知負薪者,咥咥笑輕薄。」
動
咬。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咥,齧也。」《易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是狼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實生之,今反欲咥我。」
© 漢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許旣切,音欷。【說文】大笑也。【詩·衞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傳】咥咥然笑也。
又【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𠀤音齂。義同。【集韻】或作唏。
又【集韻】丑二切,音杘。義同。本作𧩼。
又【集韻】【類篇】𠀤脂利切,音至。齧也。
又【集韻】陟利切,音致。止也。【易·訟卦】咥,惕中吉。馬融讀。○按今本易訟有孚窒,惕中吉,作窒。
又【廣韻】丑栗切【集韻】敕栗切,𠀤音抶。【廣韻】笑也。【集韻】或作欪。
又【玉篇】虛吉切,音欯。義同。【集韻】或作咭。
又【玉篇】大結切【廣韻】【集韻】徒結切,𠀤音姪。【玉篇】齧也。【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集韻】或作
𠽧
𪗻
𪗫。
又【集韻】齧堅貌。
又【廣韻】笑也。
又【廣韻】【集韻】𠀤丁結切,音窒。【廣韻】蛇咥氏,蕃姓。
又【集韻】馨夷切,音咦。大笑也。
又虛其切,音僖。與欪同。欪欪,戲笑貌。或作𣢇。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