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ī

ㄙ

部首 冫

部外 12

總筆畫 14

澌 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D8

左右結構

41122111343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adr|udwr

imtcl

tdep

32121

拼音 sī

注音 ㄙ

部首 冫 部外 12總筆劃 14

基本區 51D8筆順 41122111343312

凘 基本解釋

● 凘

sī ㄙˉ


  1. 解凍後隨水流動的冰塊:「流~紛兮將來下。」
【漢典】

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凘 sī

名

(1) 漂流的冰 [floating ice]

與女遊兮河之渚,流凘紛兮將來下。——《楚辭》

(2) 細碎的薄冰 [trash ice]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唐· 方千《酬故人陳七都》

【漢典】

凘 國語辭典

凘ㄙsī
名
  1. 解凍時漂流的冰塊。《說文解字·冫部》:「凘,流冰也。」

【漢典】
【子集下】【冫】 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凘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冫】 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古文〕𠗧【唐韻】息移切【集韻】山宜切【韻會】相支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說文】流冰也。从仌,斯聲。【徐曰】冰解而流也。【風俗通】冰流曰凘,冰解曰冸。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齊切,音嘶。義同。

又【正韻】息漬切,斯去聲。義同。

【漢典】
【卷十一】【仌】

凘 《說文解字》

【卷十一】【仌】
《說文解字》

流仌也。从仌斯聲。息移切

《說文解字注》

(凘)流仌也。謂仌初結及已釋時隨流而行也。从仌。斯聲。息移切。十六部。

【漢典】

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ɿ˥ 韩语罗马 SI

客家话 [海陆腔] sii1 [梅县腔] se1 [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粤语 si1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支韻 平聲 斯小韻 息移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齊部 ;王力系统:心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凘」 說文‧仌部「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澌
𠗧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嘶(si1)
    2. 斯(si1)
    3. 缌(si1)
    4. 司(si1)
    5. 鐁(si1)
    6. 鉰(si1)
    7. 偲(si1)
    8. 思(si1)
    9. 楒(si1)
    10. 厶(si1)
    11. 𠂺(si1)
    12. 鷉(si1)
同部首
    1. 𠖽
    2. 凕
    3. 㓓
    4. 准
    5. 𠘒
    6. 𠘊
    7. 㓒
    8. 凂
    9. 𠘔
    10. 𠗼
    11. 㓋
    12. 决
同筆畫
    1. 蝂
    2. 嵿
    3. 䋱
    4. 瘩
    5. 撗
    6. 摲
    7. 潉
    8. 隣
    9. 翣
    10. 嫗
    11. 㒍
    12. 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