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ǐ

ㄌㄧˇ

部首 人

部外 7

總筆畫 9

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DA

左右結構

32251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jfg

owg

nkb

26215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人 部外 7總筆劃 9

基本區 4FDA筆順 322511211

通 標

俚 基本解釋

● 俚

lǐ ㄌㄧˇ


  1. 民間的,通俗的:~俗(粗俗)。~語。~歌。~曲。

英語 rustic, vulgar, unpolished; mean

德語 bäuerlich, ländlich (Adj)​,vulgär, grob, unkultiviert

法語 rustique,secours

【漢典】

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俚 lǐ

名

(1) (形聲。從人,裏聲。本義:聊賴)

(2) 同本義,賴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sth.to live for]

俚,聊也。——《說文》。按,聊者,賴也。

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漢書·李布欒布田叔傳》

(3)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 [Li nationality]。東漢至隋唐屢見於史籍,常與僚並稱,主要分佈在今廣東西南沿海及廣西東南等地。少數移入桂西

詞性變化


◎ 俚 lǐ

形

(1) 民間 [folk]。如:俚歌(民間的通俗歌謠);俚諺(民間流傳通俗而富有意義的民間諺語);俚言(方言俗語);俚婦(民間婦女);俚諺(民間諺語)

(2) 粗俗 [rustic;vulgar]

非鄙俚之言所能具。——左思《魏都賦》

(3) 又如:俚室(貧賤之家);俚人(粗俗之人);俚率(粗俗直率);俚淺(粗俗淺陋)

(4) [代,方]∶他 [he]

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清· 蘧園《負曝閒談》

(5) 又如:俚乃(他);俚哚(他們)

常用詞組


俚歌俚曲俚俗俚語
【漢典】

俚 國語辭典

俚ㄌㄧˇlǐ
形
  1. 鄙俗。《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辨而不華,質而不俚。」《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俚人不識,寡見尟聞。」

  2. 通俗的、民間流行的。如:「俚語」、「俚歌」。

動
  1. 依託、聊賴。《漢書·卷三七·季布等傳·贊曰》:「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顏師古注引晉灼曰:「此為其計畫無所聊賴,至於自殺耳。」

名
  1.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廣東省西南沿海及廣西省東南等地。

【漢典】
【子集中】【人】 俚·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俚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俚·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廣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李。【說文】俚,聊也。【前漢·季布傳贊】其畫無俚之至耳。【註】晉灼曰:計畫無所聊賴。

又鄙俗也。【前漢·司馬遷傳贊】質而不俚。【司馬貞曰】俚卽鄙也。

又野人歌曰俚。

又【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

又通作里。【詩·大雅】云如何里。【註】愛也。與俚同。

【漢典】
【卷八】【人】

俚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聊也。从人里聲。良止切

《說文解字注》

(俚)賴也。賴各本作𦕼。此用方言改許書也。今依漢書季布傳晉灼注所引正。方言。俚、𦕼也。語之轉、字之假借耳。漢書曰。其畫無俚之至。無俚卽今所謂無賴。亦語之轉。古叚理爲之。孟子。稽大不理於口。趙注。理、賴也。大不賴人之口。从人。里聲。良止切。一部。

【漢典】

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IYASHII韩语罗马 LI现代韩语 리越南语 lái

客家话 [梅县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宝安腔] li1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海陆腔] li3 | li1粤语 lei5潮州话 罗衣2(李)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止韻 上聲 里小韻 良士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咍部 ;王力系统:來母 之部 ;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俚」 說文‧人部「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浬(li3)
    2. 鳢(li3)
    3. 纚(li3)
    4. 峛(li3)
    5. 峢(li3)
    6. 䗍(li3)
    7. 理(li3)
    8. 里(li3)
    9. 锂(li3)
    10. 哩(li3)
    11. 峲(li3)
    12. 䧉(li3)
同部首
    1. 㑤
    2. 𠉄
    3. 𠈠
    4. 傅
    5. 𠎹
    6. 𠐬
    7. 傆
    8. 㒛
    9. 𠌡
    10. 傰
    11. 伴
    12. 伅
同筆畫
    1. 㤭
    2. 俗
    3. 咻
    4. 垭
    5. 盈
    6. 轳
    7. 茱
    8. 眅
    9. 𠈻
    10. 咦
    11. 胍
    12. 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