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à

ㄔㄚˋ

部首 人

部外 6

總筆畫 8

詫 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98

左右結構

324453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pta

ojhp

nwmh

23214

拼音 chà

注音 ㄔㄚˋ

部首 人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4F98筆順 32445315

侘 基本解釋

● 侘

chà ㄔㄚˋ


  1. 同「詫」,誇耀自己。
  2. 〔~傺(chì)〕失意。

英語 disappointed, forlorn

德語 mutlos, verzagt

法語 fanfaronner,se vanter

【漢典】

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侘 chà

動

(1) 見「侘傺」

(2) 通「詫」。誇耀,誇口 [boast]

車旗皆帝所賜也,即欲以侘鄙縣。——《史記·韓長孺列傳》

常用詞組


侘傺
【漢典】

侘 國語辭典

侘ㄔㄚˋchà
形
  1. 參見「侘傺 」條。

動
  1. 誇耀。《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即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通「詫」。

【漢典】
【子集中】【人】 侘·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侘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侘·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集韻】【韻會】𠀤丑亞切,茶去聲。侘傺,失志貌。

又誇也。【史記·韓安國傳】卽欲以侘鄙縣。

【漢典】

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 日语读音 HOKORU WABIRU WABISHII韩语罗马 CHA现代韩语 차越南语 sá

客家话 [梅县腔] za5 [台湾四县腔] za5 tok7 [客英字典] za5 tok7 [海陆腔] za5 tok7 [客语拼音字汇] za4粤语 caa3潮州话 za1

近代音 中古音 徹母 麻韻 平聲 侘小韻 敕加切 二等 開口;徹母 禡韻 去聲 詫小韻 丑亞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鐸部 ;王力系统:透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侘」 者尸鎛戰國早期集成120「侘」
金文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詫
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奼(cha4)
    2. 剎(cha4)
    3. 㤞(cha4)
    4. 差(cha4)
    5. 姹(cha4)
    6. 䟕(cha4)
    7. 汊(cha4)
    8. 䊬(cha4)
    9. 𠇔(cha4)
    10. 仛(cha4)
    11. 㣾(cha4)
    12. 紁(cha4)
同部首
    1. 𠈩
    2. 𠎭
    3. 偫
    4. 𠈳
    5. 伤
    6. 㑈
    7. 𠍸
    8. 僮
    9. 𠐋
    10. 㑜
    11. 𠍨
    12. 偗
同筆畫
    1. 呯
    2. 䌹
    3. 刲
    4. 玭
    5. 巶
    6. 狋
    7. 郁
    8. 尙
    9. 垇
    10. 虮
    11. 㹪
    12. 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