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未收錄「仓」字頭,请參考「倉」字。)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𠀤音蒼。【說文】穀藏也。【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詩·小雅】乃求千斯倉。【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又官名。【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又倉卒,悤遽貌。【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又姓。周倉葛。
又與蒼通。【禮·月令】駕倉龍。【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又與臓通。五倉,五臟也。【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又與滄通。【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詩·大雅】倉兄塡兮。
【漢典】
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倉」。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楷書 |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