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éng

pèng

ㄆㄥˊ

ㄆㄥˋ

部首 髟

部外 8

總筆畫 18

𩮗 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C03

上下結構

121115433343122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eug|deuo

shttc

chuk

72102

拼音 péng pèng

注音 ㄆㄥˊ ㄆㄥˋ

部首 髟 部外 8總筆劃 18

擴展A 4C03筆順 121115433343122431

䰃 基本解釋

● 䰃

péng ㄆㄥˊ


  1. 〔~鬤〕a.頭髮散亂。b.散亂的鬚髮。

● 䰃

pèng ㄆㄥˋ


  1. 同「碰」。

英語 dishevelled hair, (same as 碰) to meet unexpectedly, to collide; to hit; to touch

【漢典】
【亥集上】【髟】 䰃·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9

䰃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 䰃·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9

【廣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𠀤音彭。䰃鬤,髮亂貌。

又【廣韻】北朗切【集韻】補朗切,𠀤音榜。

又【集韻】蒲浪切,音傍。

又蒲光切,音旁。

又甫兩切,音昉。義𠀤同。 【說文】本作𩮗。

【漢典】
【卷九】【髟】

↳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䰃」字頭,请參考「𩮗」字:)
【卷九】【髟】
《說文解字》

䰁也。从髟竝聲。蒲浪切

《說文解字注》

(𩮗)䰁也。从髟竝聲。蒲浪切。十部。按竝聲本在十部。今俗謂卒然相遇曰掽,如滂去聲,字當作𩮗也。

【漢典】

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䰃」說文‧髟部 「䰃」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𩮗
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弸(peng2)
    2. 朋(peng2)
    3. 錋(peng2)
    4. 蓬(peng2)
    5. 挷(peng2)
    6. 膨(peng2)
    7. 鬔(peng2)
    8. 稝(peng2)
    9. 篷(peng2)
    10. 搒(peng2)
    11. 鵬(peng2)
    12. 塳(peng2)
同部首
    1. 髬
    2. 䰊
    3. 髺
    4. 鬋
    5. 鬠
    6. 鬡
    7. 䯾
    8. 䯰
    9. 髲
    10. 鬢
    11. 䰒
    12. 鬗
同筆畫
    1. 嚢
    2. 鞳
    3. 鹲
    4. 䨯
    5. 鯁
    6. 䥀
    7. 瀌
    8. 鼕
    9. 繗
    10. 藜
    11. 𠑊
    12. 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