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部首 鼎

部外 2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503

上下結構

45251115132125

五筆

倉頡

鄭碼

phnn

bbul

wwzn

部首 鼎 部外 2總筆劃 14

擴展B 2A503筆順 45251115132125

𪔃 基本解釋

● 𪔃


  1. 同「鼏」。
【漢典】
【亥集下】【鼎】 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2

𪔃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鼎】 𪔃·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2

【唐韻】莫狄切,音覓。【說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从鼎,冂聲。周禮廟門容大鼏七箇,卽易玉鉉大吉也。正韻云:𪔃,从冂音冋,與上鼏字不同。○按鼏从冖,冖音覓,故與𪔃異。然《說文》𪔃又作莫狄切,則𪔃又有覓音矣。

【漢典】
【】【】

𪔃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㠯木橫貫鼎耳舉之。貫當作毌。許亦從俗也。禮經十七篇多言扃、鼏。注多言今文扃爲鉉、古文𪔃爲密。按扃者、叚借字。𪔃者、正字。鉉者、音近義同字也。以木横毌鼎耳是曰𪔃。㒳手舉其木之耑是曰扛鼎。𪔃橫於鼎葢之上。故禮經必。先言抽扃。乃後取鼏。猶扃爲戶外閉之關。故或以扃代之也。从鼎。冂聲。五篇有冂部。此从之爲聲。古熒切。十一部。按大小徐篆皆作𠕪。解作冂聲。莫狄切。以鼎葢字之音。加諸横毌鼎耳之義。誤矣。廣韵、集韵、禮部韵略、玉篇、類篇皆佚此字。然廣韵、玉篇皆云亡狄切。鼎葢也。則?字尙未亡。集韵、類篇引横貫鼎耳云云於錫韵冥狄切。而𪔃字亡矣。惟匡謬正俗及毛晃禮部韵略增字獨不誤。周禮廟門容大𪔃七箇。攷工記匠人文。今本作大扃七箇。許所據作𪔃。用此知禮經古文本亦作𪔃。古文以𪔃密連文。今文以鉉密連文。鄭上字從古文。下字從今文。遂鼏鼏連文。轉寫恐其易混。則上字易爲扃耳。韵會無大。卽易玉鉉大吉也。鼎上九爻辭。金部鉉下曰。所以舉鼎也。易謂之鉉。禮謂之鼏。據此則許所據禮古文作鼏。鄭則據禮今文作鉉。同易也。鼏鉉異字同義。或讀鉉古冥反。則非矣。韵會無大吉也。
【漢典】

𪔃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䵼
    2. 䵺
    3. 鼒
    4. 鼐
    5. 鼎
    6. 鼑
    7. 鼏
    8. 䵻
同筆畫
    1. 㦃
    2. 粿
    3. 閦
    4. 廖
    5. 漳
    6. 管
    7. 牓
    8. 躴
    9. 鲑
    10. 嘥
    11. 蜙
    12. 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