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阜

部外 10

總筆畫 13

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ED4

左右结构

523411543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bwfe

nlomb

yozq

部首 阜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28ED4筆順 523411543541

𨻔 基本解釋

© 漢典
【戌集中】【阜】 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𨻔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篇海】同陰。

© 漢典
【卷十四】【𨸏】

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𨻔”字頭,請參考“陰”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侌聲。於今切〖注〗霒、侌、𤽎、𨽙、𠊺、瘖,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陰)闇也。闇者、閉門也。閉門則爲幽暗。故以爲高明之反。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榖梁傳曰。水北爲陽。山南爲陽。注云。日之所照曰陽。然則水之南、山之北爲陰可知矣。水經注引伏虔曰。水南曰陰。公羊桓十六年傳注曰。山北曰陰。按山北爲陰、故陰字从𨸏。自漢以後通用此爲霒字。霒古文作侌。夫造化侌昜之气本不可象。故霒與陰、昜與陽皆叚雲日山𨸏以見其意而已。侌聲。於今切。七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隤
    2. 郹
    3. 鄟
    4. 䢹
    5. 邯
    6. 鄓
    7. 陼
    8. 䧜
    9. 隫
    10. 阽
    11. 䢿
    12. 䧣
同筆畫
    1. 筝
    2. 腉
    3. 焛
    4. 溬
    5. 跕
    6. 㗏
    7. 喲
    8. 㷈
    9. 渷
    10. 㔳
    11. 㫷
    12. 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